汽車油價終于在國慶后下調了,雖然下調幅度不算太大,但也給抵制通脹帶來了曙光,讓老百姓口袋里省點實惠銀子。然而,油價下降也未必是好事,假如我現在告訴你買一個iPhone4只需要100塊,你信嗎?很明顯,不按常規出牌,這不符合市場邏輯。
有房有車是許多國人現代化幸福生活的標志,乃至于在很短的時間內,汽車社會的蓬勃發展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了令人瞠目的交通擁堵和尾氣污染,此外,還有世界第一的汽車事故發生率和死亡率。且在國際上大排量汽車漸成衰勢的情況下,中國成了國際大排量汽車的最大傾銷市場。汽車尾氣等造成的灰霾,致癌的危險超過吸煙,從某種意義上說,高油價時代(包括各類資源高價),除了對政府節能減排的“自控能力”和人大、社會等對公共財政的監督、制約能力提出重大挑戰之外,也對政府的政策提出了挑戰。高油價雖然給制造業帶來巨大的成本上漲壓力,但也可淘汰一些落后、高能耗、不環保的產能,或者迫使產品由出口轉向內需,長遠上有利于遏制通脹,有利于整體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有利于中國整體生存環境的好轉。對于減少交通事故和人員傷亡,皆善莫大焉。
過低的油價就好像是一劑甜美的毒藥。它使人們對可持續的替代能源的研究與開發變得更不經濟。隨著石油價格的下降,人們擺脫對石油和天然氣等有損氣候的化石能源依賴的積極性,追求節能和高效生產的動力都會減弱。推行有益于可持續發展和氣候保護的政策的所有努力都會受到阻礙。
油價的下降意味著需求量的下降。油價下跌能起到一種穩定市場的作用,能緩解經濟衰退的沖擊。如果說,消費和投資在全世界都下降了,那么,在取消養路費基礎上再降低油價,無疑能更大程度的降低車主的用車成本,因而也就更能促使更多家庭購買汽車,從而更能發揮開征燃油稅刺激內需的效用。
雖然,低廉的能源價格能夠減緩通貨膨脹,使各央行有能力通過降低利率展開與金融危機的斗爭,而不必為此放棄他們保持匯率穩定的目標。但是,低廉的油價蘊含的風險要大于它所能帶來的好處。歐佩克組織目前認為,合適的油價應該在每桶75至80美元之間。如果不按常規出牌,價格遠離上述期望。這首先令石油輸出國蒙受巨大的收入損失,而這些收入是它們進一步發展所急需的。更糟糕的是:這里已為下一次價格大幅提高埋下了隱患。
世界范圍的開采使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每年減少6%。因此,人們每年需要花數以億計的美元用于新油源的勘探、開發和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然而,這種投資目前無法進行,因為當前出口石油的收入不足以開展這樣的投資。于是問題來了,一旦世界經濟脫離了衰退狀態,對能源的饑渴重新回來,那時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供應量跟不上需求的增長,價格上漲,投資商們將看到價格進一步上漲的前景。很快,全世界石油價格就會迅速飆升。所以從長遠來說,油價將會處于高位,而為世界高油價埋單的只有中國等剛性需求大的國家。
可見,油價太便宜也不好。保持一個公平的、合適的油價非常重要。國內油價能否降下來實際上很簡單。并不是之前所采取“政府補一點、企業虧一點、消費者承擔一點”的辦法,而是政府的稅少收一點,企業虧一點,消費者受益一點。筆者的觀點是,政府、企業都應該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在確保企業足夠發展的同時,讓更多民眾享受到相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