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汽車導航系統的GPS導航為車主們解決了識路難不認路等難題,可是GPS也有不精準的時候,這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來分析GPS導航錯誤的原因。
我們偶然能夠從新聞中看到一些人按照汽車導航開到海里或農田里的新聞。其實這并不是偶然,每位車主都應該經歷過GPS系統“犯病”的時候,只是沒有開到海里這么夸張罷了,例如高架路上的匝道導航出錯。
2007年,全球范圍內車載導航儀的搭載量為1.75億個,到2012年,則提升到了5.6億個。雖然許多人對GPS導航的依賴性非常強,但實際上,這項裝置并沒有想象中這么精確。在搞明白它為何會出錯之前,首先要知道其工作原理。GPS接收器將衛星網絡與路面基站的信號相結合,獲知車輛的位置信息與目的地。這些信息均將映射到地圖中并儲存在導航儀設備上。
無論導航儀設備有多么昂貴,當它開始進行路線指導工作時,其精確度僅僅取決于衛星網絡和地圖數據。GPS的一大缺陷在于,當衛星信號的精確度有限,導航系統在地圖上標出的車輛位置精度一般在半徑50-100米范圍內。
GPS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地圖數據很容易就過期。GPS的導航工作基于設備中儲存的數字地圖,地圖則由專門的地圖和導航公司發布。如果地圖數據不夠新,那么文章開頭說的情景則不遠了。GPS作出錯誤導航還有其他原因,例如地圖映射問題和糟糕的衛星信號。
每年,約有40%的道路發生變化,包括新建道路、拆除道路、擴建岔道等。只要拿你自己住處附近幾年前的道路情況與現在相比,也會有許多不同——某塊區域用隔板擋住,在幾個月后,隔板突然拆除,你發現道路已經完全不是原有的路線。這些道路變化最終肯定會在導航地圖上更新,但這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那么數字地圖和導航公司是如何更新地圖的?他們運用現場技術,其中包括派遣工作人員在道路中實地測試地圖準確度并收集數據、用戶反饋以及其他手段,總之,能夠反饋道路的最新情況。
美國導航系統研究基金會(Navigations Systems Research Foundation)研究顯示,GPS系統有時會忽視道路的一些重要信息,例如道路類型。這點非常重要,如果不清楚標出道路類型,那么一輛巴士可能會被導航進入社區的狹小道路中,而發生尷尬局面。
衛星信號的不精確性以及地圖的過時會給GPS使用者非常不好的體驗。關于這點,如今的手持設備例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則能夠直接從網上下載數字地圖供應商最新的地圖存入設備,并利用它來進行導航。若用戶經常性地更新地圖,那么GPS設備出現導航錯誤的幾率將有所降低。
不過即便有了最新版的數字地圖和導航軟件,其導航精度仍然受到衛星信號的限制。大氣中各類信號以及地面設備的電磁干擾均對衛星信號有不良影響。當衛星無法精確傳遞其位置信息時,例如發生軌道誤差,那么其與GPS設備間也無法建立連接。在平流層和電離層中,等離子體的變化活動、溫度、壓力、濕度都會對衛星網絡的精度有影響。
GPS設備與衛星信號之間的信號被干擾是很常見的事。沒有一個清晰的信號,GPS設備無法對車輛精確定位。高樓、茂密的樹林、山脈、甚至任何一樣會反射的物體都會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