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技術不斷革新,但總有一些東西并不會在時光的沖刷下黯然失色,反而會在一年年的沉淀中愈發顯示出本身的獨到之處。回首美托聲頻這一臺2005年的奧迪A6音響改裝車,其簡潔精致的工藝,獨到優良的配置,即使放到6年后的今天也絲毫不會遜色。
一般情況,我們從外觀欣賞一輛改裝車都會首先看看行李箱的設計,因為行李箱是集中體現了改裝師的設計理念與安裝手工的地方。初看這個行李箱,覺得似乎沒有好看的,因為有一點空蕩蕩的感覺,四臺功放都服服帖帖地或嵌入在備胎蓋上,或緊靠在箱壁里面,如果不使用了玻璃纖維裝飾,而是用皮革包裹的話,我相信,整個車尾箱只是一個方方正正四方體,連接口的地方難以察覺。而且很多改裝車的低音喇叭都十分招搖,但這個行李箱卻不見了喇叭的蹤影。難道連超低音都沒有裝?美托聲頻的李總讓我蹬下來仔細觀察一下。秘密原來是一對DLSOA12的超低音喇叭被吊裝在箱體的上方,難怪站著的時候看不到。
尾箱四面都修飾得如此平直的改裝車并不多見
兩只倒裝在尾箱的DLSOA12喇叭不易被人發現
改裝車有的以前衛、時尚討巧,有的則以夸張、別致令人喜愛,有的則傾向于簡單、潔凈。我個人對后者感興趣,因為我覺得加裝的設備越多,就越難以掩飾,所以,風格越簡單反而越能體現安裝師的功夫。當您執起一支筆的時候,是覺得用一筆畫一匹馬容易還是用十筆畫容易?而這一部車卻“簡單”得讓人驚訝,整個箱體出奇的大不算,連每個面都做得平平直直!平時看到簡潔的改裝至少四周都是錯錯落落的,很少可以做到像這部車一樣平直。在這方直之中該費了設計師多少思量啊?!
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楚看到前聲場三分頻的布置
車的聲源部分采用的是先鋒DEX-P9單碟機,配套先鋒DEQ-P9Q前級數碼處理器。這對組合是汽車音響比賽的“常客”,國內發燒友應該十分熟悉,但是由于信號經過電子分頻后,中、高、低音獨立的輸出,所以功放、喇叭都要獨立,特別考驗安裝師的經驗。前聲場一套三分頻喇叭,高音是DLSUR1,安裝在A柱的;中音是DLS的UR3,則裝在儀表臺靠近三角位位置;高音與中音由一臺DLSA4功放推動。裝在車門原處的低音是也是DLS的產品,一對UR6,與一臺DLS相連。在后排座位的靠背上是兩個DLSOA12的喇叭口,而且上面的喇叭蓋刷上與原車一模一樣的油漆,讓人看不到半份改裝過的破綻。據李總介紹,為了使這一對OA12發揮出最震撼的效果,使用了兩臺DLSA6功放推動它們。
儀表臺的高音與中音“相互顧盼、相依相偎”
強勁的重低音源源不斷地在這兩個喇叭口涌出
越簡單越能體現技師功力,簡約而不簡單
這輛車是2005年九月份安裝的,在同年十一月份的EMMA錦標賽廣州站當中一舉獲得了A組冠軍。套用那一句廣告語,真是“簡潔而不簡單”!(文:李泳鴻 圖:美托聲頻)
本車為珠海大昌獲得艾瑪廣州站A組冠軍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