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用戶需求從PC端大量向移動互聯網端轉移,但是這并沒有催生出大片的紅海,一個小的、精準的應用可以迅速走紅,而用戶需求對接不準的應用則下載量慘淡,最終面臨淘汰。星火尚可燎原,也從某種意義上說明了移動互聯網的藍海不但存在,而且暗潮洶涌。
但如果將這片藍海之中,屬于汽車的那一塊挑揀出來,或許還沒那么容易。汽車媒體APP的創新空間相比生活類應用更加穩定、固定。最近幾年,隨著各大門戶垂直網站推出各自的品牌APP,將PC端內容服務整合于移動端,也滿足了部分用戶對于手機使用更為頻繁的需求,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黏性,收效良好。在對傳統內容形式進行深耕的同時,實際上,汽車的移動互聯網思維,也慢慢陷入了思維定式。
但是,這片紅海尚未飽和,是否需要剪斷PC端的風箏線,預知、把握暗涌的藍海?或許,新的產品對沖,也意味著新的生機。
品牌與應用的對沖
根據易觀智庫安卓市場APP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在汽車資訊工具應用市場中,垂直汽車網站的產品應用很突出,例如易車、汽車之家、愛卡汽車、太平洋汽車網及網上車市等,其各自主推的移動端APP均獲得了良好的市場表現,下載規模呈現增長趨勢。這些垂直網站之所以能夠在移動端有較好的表現,離不開品牌認知度和新鮮、及時的內容更新。
而從品牌出發,汽車之家、愛卡汽車等垂直網站選擇將移動端APP定位于資訊類服務,將PC端的功能盡量收容其中,使得讀者能夠通過手機獲得類似PC端的用戶體驗。另外幾家垂直媒體如易車、網上車市等,則從用戶的汽車生活應用出發,以不同的服務內容分類,構建多個APP供給用戶選擇,例如易車的汽車報價大全、淘車等APP,強化車主服務,弱化了品牌屬性。
從2013年的排名來看,易車旗下的汽車報價大全以2373萬的累計下載量居首,汽車之家新聞資訊客戶端以1448萬累計下載量排名第二位,愛卡汽車新聞客戶端和太平洋汽車新聞客戶端分列三、四名,網上車市的車市汽車報價大全則位列第五。
從這個排名可以看出,盡管汽車移動端的APP應用并未一味地走新聞資訊路線,而是逐漸分化出差異化競爭,但目前憑借品牌力和服務精準度各自帶來的用戶群體基數,還是呈現出了膠著的態勢。而在差異化之外,也必定難免不同媒體的同質化競爭,這背后,則需要強大的資源支撐,以及真正的產品創新。
通過一些媒體行業人員反映,因為對于新聞資訊的職業需求以及長久培養的論壇習慣,相對而言對汽車之家的APP黏性更高,這對于汽車之家來說,一方面能夠對品牌力建設產生反哺,另一方面,服務類功能不得不因此削減。而從大范圍的下載量來看,通過經銷商報價,提供準確報價信息的車主服務類APP汽車報價大全擁有更大的下載量,其服務集中于用戶購買人群,能夠深化的服務空間要比新聞資訊類APP更大。但是,對于易車本身的品牌而言,這種布局思路很難對其產生直接的推動力,是屬于重服務輕品牌的類型,而這也令其在2013年獲得了2300萬的下載量。
汽車之家新聞客戶端與易車的各類應用類APP恰巧能夠代表今后汽車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兩種方向。它們之間的對沖與競爭,也將為未來的移動互聯網帶來更大的想象力和更多元的服務類型。
輕應用的產品邏輯鏈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并非所有的APP都能夠實現用戶黏性甚至盈利。APP的功能不同,用戶的使用頻率就隨之產生差別,所帶來的推廣難度、產品鏈上與其他應用的邏輯關系自然也無法相提并論。
舉個例子,易車目前擁有數量龐大的APP群,而由此帶來的產品推廣力度、使用頻率、存活穩定性千差萬別。汽車報價大全是易車現階段移動產品的主力軍,由于覆蓋用戶范圍廣,能夠提供較多的商業線索,故可以通過向經銷商收取傭金獲得盈利。
但還有另外的一些移動端應用并非為了盈利而生,更多的則是為了驗證移動互聯網思維的可能性。比如“什么車”,通過對街邊車輛拍攝照片,利用圖片識別技術對車輛進行識別,或者“選車羅盤”,涉及到買車時的一些風水問題。這些APP實際上并不具備高頻次的使用頻率,利用率小,但知曉成本高。其嘗試的成本,需要能夠盈利的大眾服務類APP來覆蓋、消化。對于剛過去的2013年來說,易車的APP產品之間的邏輯關系還不明顯,仍在醞釀期。
但是這種醞釀,實際上已經具備了幾種可能性。
首先,買車與賣車,對于用戶來講,都是瞬時需求,只是一個階段需要接觸到的事,對于移動端應用來講,就需要更為直接、精準的報價以及更加全面的經銷商資源。這使得買車與賣車APP更傾向于成為工具類應用,用戶在特定時間使用,能夠提供最佳服務的,就會存活下來,不斷刺激新的用戶群體。易車的汽車報價大全、搜狐的買車寶、網上車市的汽車報價產品,均是針對這種買車服務應運而生。賣車亦如此,只是二手車市場目前還為如同新車市場一樣迎來爆發性增長,所以盡管淘車APP與汽車報價大全同樣是易車的主推應用,但前者還不能做到如同后者一般的下載量。
對于此類應用,未來的拓展很可能是與汽車電商相結合。今年雙十一前后,垂直媒體涉獵汽車電商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由此掀起了汽車電商化的大幕。而未來隨著移動端需求的快速增長,電商結合移動的模式或許能夠帶來更為深度的車主服務,催生更大的盈利空間。
實際上,買車與賣車,對于車主而言都是重型應用,快速、價格高昂,不具備長久的用戶黏性。而在買車與賣車之間,卻有著非常廣闊的輕型應用市場等待開采。目前的移動產品中,并不缺乏一些針對用車服務的應用軟件,但是,大多內容分散,還不能成為產品鏈。對于這一點,易車總裁邵京寧表示,易車已經做好了打通產品鏈的準備,也將率先實現汽車垂直網站在移動端較為完整的產品布局。
易車表示,汽車品牌之家將成為其在新一年里主推的輕型用車服務軟件。在此之前,汽車品牌之家已經存在于易車的移動產品庫之中,但由于未進行深度開發,所以在推廣方面效果平平。這或許也與新車市場尚熱,汽車電商剛剛萌發有關,做熟重型應用之后,連接中間的輕型應用將更加順利。未來的汽車品牌之家,將精確到車系,如寶馬3系之家,來進行車主在用車領域的服務,實現如查違章、日常關懷、與4S店之間的聯系以及估算殘值等功能。據悉,汽車品牌之家的構建已經達到了75個細分車型,這也將使得易車APP的總體數量翻倍。
對于數量更為龐大的移動端應用,推廣也將成為不小的難題。易車方面表示,將采取以頻繁帶動不頻繁的方法,用使用頻率更高的汽車報價大全等應用,推廣用車服務軟件,這在邏輯上也是成立的,買車之后,就會過渡到用車。另外,盡管汽車品牌之家總數龐大,但產品邏輯相同,屬于平行應用,與推廣一款APP差別不大。
相比于汽車之家資訊類帶來的用戶黏性,易車等垂直媒體進行的移動產品深耕似乎存在著更多的可能性,也更為貼近未來移動互聯網的思維方向。盡管移動端應用每年都會給出下載量排名,但對于用戶來講,實際上并不存在選擇上的矛盾。閱讀資訊、論壇灌水、買車、用車、賣車,都是圍繞汽車展開的服務開發,而各自的需求仍然切實存在。產品之間的對沖與競爭,更多則是考驗垂直網站對于移動應用的領悟,這種領悟,也將決定用戶服務的未來。
產品背后的數據融合
移動產品的未來很難在數據壟斷的基礎上實現。從汽車APP服務類應用來看,首先很難在經銷商的基礎資源上大做文章,實現創新。畢竟全國經銷商只有不足兩萬家,其數量有限,在一些率先建立起經銷商資源的垂直網站之后,繼續走老路,單純靠壟斷經銷商資源來開發新產品,已經不能滿足用戶對于更深層次服務的需求,其天花板也顯而易見。
這就要求未來的汽車移動端產品尋求更多元化的途徑,不可忽視的就是與生活類應用進行數據合作與功能融合。實際上,汽車移動產品的變化空間已經顯露出來,但是,談起合作,并非只是簡單進行方案確定就能夠水到渠成。目前PC端的業務仍然收入穩定,各大垂直媒體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并沒有足夠的動力進行移動產品的革新。此外,易車等非常注重移動端產品開發的垂直網站,雖然遠見到位,但合作對象還無法成行,生活類應用的開發者們或擁抱數據,難以放開,或還未能找到兩全其美的盈利模式。數據融合還是未竟之春。
走過互聯網的十年,第二個十年,移動互聯網將成為主角。率先布局移動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也等同于布局自己的未來。這對于汽車垂直網站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目前移動產品市場上,汽車APP從傳統的綜合資訊類應用,逐漸走向更多元化方向。APP作為移動終端,本身并不能進行再細分、分裂出子應用。能夠細分、轉彎的,是移動互聯網思維。而這種思維,就是用戶所需要的,既根植于用戶需求,同時又超越了用戶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