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藍皮書發布 車聯網將成推手
移動互聯網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在線互聯已經成為我們的基本需求,而永遠在線互聯將是未來的生活方式。”這是最新發布的《2014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4汽車藍皮書)中反復強調的一句話,而車聯網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應用領域,將帶來汽車產品屬性和使用方式的重大變革。
7月30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聯合編著的《2014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4汽車藍皮書)在北京正式發布。2014汽車藍皮書以“第三次工業革命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為主題,主要研究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并重點探討了車聯網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點擊查看最新人物消息) 表示:“未來新技術將從產品、生產及商業模式等各個方面對汽車產業產生顛覆性的變革。特別是受到全球關注的車聯網,將改變汽車本身的屬性,塑造全新的汽車生態,這對謀求由大轉強的中國汽車產業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機會窗口。”
車聯網重塑汽車生態
根據《藍皮書》研究顯示,未來汽車產品將向“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轉型,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展正在重新定義汽車,并重新構造汽車行業的生態鏈。未來的汽車將不僅是運載工具,還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有機體”。
而車聯網不僅提供導航、娛樂、安防、通信等服務,更重要的是還能提升汽車性能,提供安全節油環保一體化解決方案、汽車保險、汽車金融、汽車銷售、汽車服務、二手車、汽車生活服務等信息。
同時,車聯網剛剛起步,市場前景很廣闊。據調查顯示,2013年我國6.52億移動互聯網網民中,大部分選擇在家里(77.8%)和工作單位(38.2%)等固定場所使用移動設備上網,而車上及路上使用移動互聯網的只占36.4%。很明顯,當前移動場景中的車載互聯網未被充分挖掘。
而作為汽車產業兩大熱點的電動汽車和車聯網都處在起步階段,商業模式還在探索,大規模的應用普及尚未到來。但可以肯定的是,車聯網是電動汽車的必要支撐,電動汽車也將是車聯網的最佳載體。雙方相互促進的發展、新的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將為消費者帶來新的體驗,為企業開辟新的盈利模式和發展空間。
車聯網元年 標準亟待解決
2014年被業界定義為車聯網的元年,但整個產業的盈利鏈條尚未形成,還存在很多問題。現有的車聯網應用主要集中在車載信息服務領域,涌現了大量的服務產品。然而多年的市場經驗表明,如果只將車聯網定位于提供車載信息服務,而不與汽車深度融合,則無法真正挖掘車聯網的內在價值,也不能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國對于產業的標準語規范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全局性的政策及行業標準。在乘用車的車載終端與服務平臺領域,尚未建立起相關產品認證標準與數據傳輸協議標準。在車聯網應用服務方面,現有的標準主要是針對導航系統,已不能適應現在各類車聯網服務蓬勃發展的需求。在信息安全領域,尚未形成針對車聯網信息系統的安全評價與認證標準。
“我們的車聯網聯盟以整車廠為主,把標準放在第一位!”付于武向騰訊汽車介紹道,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積極組織汽車企業和科研院所、移動運營商、軟硬件廠商共計29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其中汽車企業有16家。
據介紹,該聯盟將于2015年陸續公布車聯網行業標準,該標準為中國SAE社團標準,高于行業標準,低于國家標準,在經過國家標準試用與審批后,未來或將提升為國家標準,引導整車性能的共性研究和商業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