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尋 中國兒童乘車安全意識緣何缺失?
家長對兒童乘車安全整體上關注不足。一份國內的相關研究表明在兒童乘車時,有45%的家長采用自己看護或懷抱這一不正確的保護措施,而另一份研究發現84.5%的家長沒有為孩子專門配備乘車安全裝備,其中24.8%的家長對兒童乘車安全知識毫不了解。家長們的安全意識匱乏,當中有部分家長主觀地認為,把孩子尤其是嬰兒抱在懷里最安全。實際觀察中發現一些家長實際上也想過購買兒童座椅,但他們認為市面上要么兒童座椅太少,要么就無處購買,所以經常抱著僥幸心理讓孩子乘車,然而,還有相當一部分家長表示根本不知道還有兒童專用汽車安全座椅這種裝置。
相關法規和標準仍未落實
目前世界上有超過40個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法規,強制規定兒童乘車必須使用汽車兒童安全座椅,其中以歐洲的ECER44標準由于其全面和嚴格,被許多國家普遍借鑒和采用。在中國,雖然由于私家車快速增長而逐步引起各方面對兒童乘車安全性的重視,并且相應的兒童乘車安全宣傳工作及配套標準法規的制定也已經出臺,但進展緩慢,與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形成巨大反差。相關法規涉及到兒童座椅的結構、汽車的接口以及安全性,這些內容使兒童安全座椅在實際生產中面臨很多新的問題,并且這些法規從普及宣傳到最后真正落實還需要一段時間。
兒童乘車安全產品的種類和購買渠道較少
目前國內的兒童乘車安全產品市場是由國外的生產廠商和國內的生產廠商共同組成的。國內知名廠商大部分已經具備了高標準兒童乘車安全產品的生產能力,同時國外的知名廠商產品也大量進入中國市場。但是由于國內市場對兒童乘車安全產品的需求較小,導致國內企業生產的大部分產品直接用于了外銷,而且外資企業生產的兒童乘車安全產品在國內的銷售渠道非常有限,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的市場。盡管國內已有部分廠家意識到了兒童乘車安全產品所蘊藏的巨大市場潛力,并且正在進行這方面的市場拓展,但由于國內缺乏相應的法規及試驗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其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
城市擁堵的交通狀況降低了使用兒童安全產品的頻率很多父母表示他們并不是不關注自己家的孩子在乘車時的安全,而是因為交通環境導致的:因為考慮到城區的道路特別擁擠,覺得其平均時速慢得根本不會讓孩子在制動時受傷,并且兒童乘車安全設備的使用又有些耗費時間,再加上每天都要接送孩子,所以為了方便,同時也是為了能夠讓孩子少一些上下車的煩惱,最終干脆就不買這些東西了,或者買了也放著不用了,就是嫌麻煩。
一位長期堅持使用兒童乘車安全產品車主的聲音
大部分的中國父母一般都會把絕大多數的金錢以及時間花在小孩身上,至少也會花錢來防止他們生病,但是為什么不再用30分鐘或幾百元錢給小孩買一個車用的兒童乘車安全裝備,或者增加一下相關知識呢?中國去年就有近2萬名的小孩在車禍中去世,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有多少小孩在德國汽車事故當中死亡嗎,去年只有76個,為什么?
中國在過去數十年經濟快速發展,沒有任何別的國家能夠趕上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但其兒童的汽車乘坐安全程度卻沒有隨之提高,相反,甚至因為中國公路上不斷增加的家用車的龐大數量而降低了。現實是令人驚訝的,就兒童車用安全座椅來說,在中國只有0.04%的家庭乘用車在使用它,這實際上等于零,而德國的對應數字卻是95%。
利用當今技術制造的汽車對于成人而言的確更加安全了,但對于兒童來說,卻改進甚少。和過去相比,我們現在有自動束緊的安全帶和自動彈出的安全氣囊等系統,但是不好的一點是所有的這些系統都是針對成人設計的,根本沒有針對兒童考慮。正因為所有兒童實際上并不是成人,其身體特點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常見的安全系統無法保護他們。另外當發生嚴重車禍時,如果兒童采用成人的安全帶,后果就會很不樂觀,因為兒童的身體很小,導致這些部位會在車輛碰撞中受到安全帶的嚴重拉扯傷害,因此普通安全帶基本無法保護兒童。
相比于物質化的兒童乘車安全設備,家長的兒童乘車安全意識和習慣更能發揮長遠有效的作用,并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常見的各種不良習慣和誤區并不是短時間內養成的,一方面是因為現代生活節奏加快,造成很多家長無暇顧及這方面的知識;但另一方面,而且幾乎是致命的,是因為他們沒有培養這種安全意識和習慣的動機——這足以抵消任何安全設備的積極效果。
兒童是父母人生的一種存在方式和延續形態,是一個民族文化得以傳承的核心和載體,是一個國家發展和繁榮過程中希望和理想所在,相比之下,我們為了讓下一代更安全地乘坐汽車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難道就不值得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