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互聯網吞并?抓細分市場并進行網絡改造對后市場渠道更有利
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甚至說APP對傳統渠道的影響有多深,從各大APP市場搜索框中輸入"養車",顯示的內容便可知一二。引流與消費,依然是APP對傳統渠道的最大作用,將店面業務與互聯網結合,基于位置對車主提供服務,是未來互聯網對傳統渠道改造的重點。在這方面,京東、天貓以及一大批用車養車類APP已經先行一步,而對于傳統渠道來說,無非就兩個選擇,整合資源進行本地化服務改造,或者坐等被改造,當然,被改造也并非壞事。
從目前國內汽車維修保養服務電商與其APP來看,主要分為三種模式:電商自營型、導流平臺型、上門服務型而維修保養服務電商(自營型)相比其他模式在盈利模式方面更清晰,在產業鏈涉入環節方面更深入,具備一定的核心競爭力,綜合實力更強。在汽車維修養護服務電商中,養車無憂、麥輪胎、途虎養車網、京東車管家、汽車超人,都在品牌影響力、用戶活躍度以及商戶資源方面表現優異。
互聯網企業在對傳統行業進行改造過程中,大多遵循了這樣一種形式,即"APP-引流-整合本地化資源-產品/服務落地"。從模式上看并不復雜,但從效果上講,對傳統服務行業的改造可謂傷筋動骨,現在廣深兩地,打車軟件對出租車行業的打擊可見一斑。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未來幾年,單獨依靠產品賺錢的模式會消亡。這個結論也沒有聳人聽聞,我相信很多人這兩年也深切感受到了互聯網對實體店的沖擊,一些終端店實際上也在打造自己的本地化服務APP,如有些終端店微信群多達上萬人,每天積極向車主推送店面項目,并且與車主互動非常緊密,據了解,他們發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把自己店里的各種車型的施工流程、效果反復發,其每個月的粉絲流失率可以做到5%左右,已經非常可觀了。
不管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最終目的都是引流和消費,毋庸置疑,在未來2-3年,互聯網對后市場行業的改造會是深刻而徹底的,大批電商及其APP崛起后,傳統渠道一多半的功能將僅限于落地服務。但并非所有的終端店的傳統項目都深受其害,有些終端店通過微信等本地化推廣手段,在規模和效果上雖難與APP比肩,但憑借此可以讓這些終端店在未來幾年酒照喝、舞照跳。市場永遠存在分析,就如同異軍突起的淘寶超市,沒有干掉大型超市,而大型超市有沒有干掉社區小店一樣,抓住細分市場,進行適度的互聯網改造,依然可以在競爭中占得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