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在4月期間拉開帷幕,中國石化潤滑油公司副經理李亮耀先生就中國汽車后市場的前景與挑戰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記者:對于迅速發展的中國汽車后市場有哪些觀點?
答:汽車后市場是有待挖掘的市場:中國擁有最大的汽車市場,也必定擁有規模最龐大的汽車后市場。隨著汽車保有量日益增大,拉動汽車服務業的發展,汽車后市場的潛力巨大。預計到2015年,汽車后市場的規模將達到3000億,是有待挖掘的富礦,也是“藍海”。
汽車后市場還未形成強勢的品牌:根據歐美國家的經驗,汽車后市場是產業鏈中最穩定的利潤來源,占總利潤60-70%,因此汽車后市場是汽車產業的戰略重心,注定是必爭必急之地,但目前中國汽車后市場還未形成強勢的品牌,目前切入汽車后市場是在正確的時間做的正確的事情。
養護是汽車后市場的趨勢和重點:“七分養、三分修”,以養代修為越來越多的有車族接受。未來汽車后市場維修份額15%,而養護將達到75%的市場份額,剩下的10%則為車輛美容。
目前汽車行業環境將成為汽車后市場的助推器:限購、銀根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開始回落,給汽車廠商,特別是4S店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壓力。而這將會促使廠商將更多的目光投向汽車后市場,以抵消汽車行業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這將成為汽車后市場快速發展的助推器。
記者:中國汽車后市場仍在成長,你認為最大的隱患在哪?中國后市場還存在很多不足,哪些方面影響最大?
答:汽車后市場存在資源浪費的情況,汽車后市場潛力巨大,而且已經步入快速上升通道,市場機會多,這吸引了大量廠商進入。這有利于汽車后市場的繁榮,但也導致市場良莠不齊,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比如,汽車清潔服務,大量洗車店用自來水洗車,這是對水資源的極大浪費。節約型的后市場是我們所應該追求的。
規范化和標準化缺失:汽車后市場細分市場眾多,廠商更是眾多,但由于法律法規不健全,市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市場競爭無序。因此,競爭環境的有序化,對汽車后市場的發展以及用戶來說都是一個福音。
汽車市場具有一定的壟斷特點:目前我國汽車后市場仍然依附于前市場,具有一定的壟斷特點,而且這種現象會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存在。
記者: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有哪些不同點,有哪些相同點?
在國外“七分養、三分修”的觀念已經成為流行的汽車消費文化,但在國內仍有大部分車主對養護的意識不高。目前,我國汽車后市場仍處于從屬地位,還未形成獨立的市場。
記者:如何應對環保與節約能源問題?在節約能源方面企業有哪些戰略規劃?
答:調整產品結構:長城潤滑油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擁有以金吉星為代表的潤滑油以及以“長城喜世”車窗凈為代表的非油類養護產品,推動技術升級,滿足越來越嚴格的燃料排放標準間。
環保節能產品研制:依靠長城服務中國航天50多年的技術積累、四個研發中心,我們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綠色潤滑油和其他環保型養護產品的開發,同時與美國西南研究院等國際知名機構以及主要汽車廠商建立合作,開發符合節能減排趨勢的產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