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過汽配城電商之路,汽車服務公司電商之路,4S店集團電商之路后今天寫一下品牌制造商電商之路,這條路適合走真正品牌化企業包括車廠,各個品類的具備一定硬件實力的制造業和品牌商,下面是項目介紹.
B2B2C+O2O模式也就是一套批零管理在一起獨立網站+APP+ERP+CRM電商系統,此系統是把實體店零售進貨,網銷訂單統一管理,實現渠道真正扁平化后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統籌規劃;可以實現電子化管理所有批發訂單及零售訂單,可以匯總和分離,制造商可以通過電商系統實現所有銷售管理,倉儲管理,物流管理,企業營收查詢等,可以根據銷售訂單指導零售商備貨及制定生產計劃,可以設置各個零售商返點及贈品管理,可以實現線上線下活動策劃統籌管理,可以滿足線上訂單線下配送,線上訂單線下自取,批零物流結合避免打包的成本和人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減少退換貨損失。
項目優勢分析:
1.電商系統產供銷管理。
產供銷全程化電子系統管理,所有產品可追蹤,如果說生產自動化解決了產品在整個制造過程中每個環節的質量把控和溯源,那電商系統就是解決了成品所有銷售流通和利潤分配問題,實現全程化系統管理避免人工干預,實現真正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一體化運營。
2.盤活倉儲。
所有生產倉儲及各地零售商倉儲預警,訂單管理統籌規劃,根據各地銷售進行統籌調配貨品和生產規劃,根據各地營銷活動管理實現庫存配給,杜絕隱形庫存,盤活各地零售商庫存,提升倉儲周轉率,避免呆死庫存給廠家和零售商帶來的損失。
3.利益分配管理。
廠家可以根據零售商銷量設置返傭比例,根據采購數量制定采購價格,根據零售商分級制定采購價格等方式實現與零售商可以根據銷售狀況進行贈品支持,統一調配,完全用系統化管理避免人工介入隱性成本增加,所有批發零售收入全部財務統一管理,實體店服務售后利益分配,所有采購和支出系統可追溯,任何人任何交易都可以隨時跟進存檔和記錄進行調查,避免財務風險。
4.物流管理。
現有電商從倉儲配貨,打包,到快遞是自有一套體系,而傳統企業貨運發貨也是一套體系,前者時間成本,打包成本,人工成本較高,后者配送周期時間較高,成本較低,退換貨周期較長。而此電商體系都可以解決,因為是所有訂單匯總到廠家,廠家可以提前根據各地庫存進行發貨,也就是廠家發貨是按地區發貨,到地區由終端零售商在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或上門自取,砍掉打包費用及人工成本,讓倉儲物流實現統一;退換貨當地完成批發零售退貨由當地代理商統一退回,提升客戶體驗,降低成本。
5.客戶體驗最佳。
因為不管客戶是通過網絡還是實體店購買的都是廠家品質產品,服務可監控,品質和服務都有保障,可以實現上午下單下午到貨,一日三送沒有任何問題且成本不會加大,實體店可以完成售后服務 規避純電商無法提供售后服務的短板,通過降低成本讓利消費者可以更放心大膽購買。
6.合作共贏。
通過電商系統對整個商業模式的支持讓合作方明確利益與義務,規避風險和降低成本,職責明確,利益共享,避免推諉扯皮,實現全程系統化流程化管理。
7.項目擴展性強。
當這套體系建立完善之后企業完全可以根據自己需求走品牌多元化或者平臺化戰略,品牌多元化就是在此體系基礎上不斷豐富完善產品線,整合配件及其他品類資源在體系內擴充渠道;亦可走平臺化戰略讓本行業商家進入,自己作為平臺服務商完成從生產制造到服務的轉變。
項目難處:
1.統籌規劃教難。
目前懂理論的不懂實際操作,懂運營的不懂網站建設,懂建設的不懂電商和運營,懂零售的不懂批發,懂產品的不懂電商,所以能實現以上統籌管理規劃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本人在多年鉆研后也只是理論規劃上實現貫穿,不斷在整合各個軟件開發商和物流公司實現各個系統開發,而且很難一步到位,一般都是階段性開發,并且要根據實際運營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目前我整合了一整套已經開發好的B2BC及ERP電商和CRM營銷管理系統,需要根據企業行業特性及產品特性進行頁面規劃及系統完善可以實現3個月上線運營B2B2C系統及CRM系統,后期在不斷完善,大幅降低企業電商投入成本,可實現快速盈利。
2.資金投入較大。
這套體系如果單獨開發可能需要百十號工程師持續幾年的開發,前提是在項目立項各個需求都明確,網站功能開發確定階段性目標,資金到位的情況下,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初步上線,全部實現估計至少要3-5年時間周期,投入成本累計應該達到上千萬,而現階段能夠有如此實力建設此套系統的鳳毛麟角,且投入需要持之以恒。
3.團隊要求較高。
這個項目必須要有對傳統行業和電商十分了解的人才能把團隊有效管理,我曾經說過未來不懂電商的CEO是不合格的,其實應該是說現在了,因為現階段傳統企業人才和電商人才由于在渠道上的沖突,發展歷程不同,融合起來較難,只有充分了解兩者在思維行為上的習慣才能在管理進行針對性考核,避免一刀切或者隨風倒的情況,把商業模式理念矢志不渝的貫徹執行下去。
4.經銷商管理。
目前由于傳統零售及服務業從業人員素質較低,需要一定的教育和培訓,讓傳統零售商對電子化系統熟練操作,好在這些馬云及很多電商大佬對老板思想觀念的轉變已經起到很好的鋪墊,且現在企業年輕的人才越來越多對網絡也不陌生,所以只要能夠有利益驅動,合理分配,經銷商是愿意的。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企業要做這個事情都需要這樣上來高舉高打,還是這套體系,前期可以先借助其他平臺,把整個流程通過人工走通,在一個地區試點,成型后在周邊省市擴展,等業務量達到一定程度在上全套系統也是可行的,這個是節省了錢但是會浪費2-3年的時間成本,各有利弊,對此模式有興趣的可以找我溝通,目前本人已經在給家具,汽車后市場行業企業在以顧問的形式推進此套體系的運營,希望有志之士和企業一起交流共享!電子商務之品牌制造商電商之路
![]() |
![]() |
![]() |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