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導航產業化前景明朗 徐港電子引領市場破局
在北斗導航系統還未問世之前,中國市場上幾乎每一臺車載導航都是使用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完善的市場機制和高成熟度的產業鏈,再加上導航芯片的核心技術基本被國外公司壟斷,使得GPS壟斷了我國導航產業95%的市場。2012年12月27日,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產業化正式拉開帷幕,在北斗星通、徐港電子、和芯星通等國內知名企業的努力下,徐港電子全球率先推出北斗車載導航一舉打破壟斷。隨著導航市場日趨成熟,以及政府對導航產業的大力扶持,北斗導航系統產業化前景逐漸明朗。2013年6月26日,北斗導航論壇將在第十屆中國(鄭州)國際汽車用品暨改裝博覽會上隆重召開,屆時北斗星通、徐港電子等知名企業將就北斗導航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進行研討,并在論壇現場展示徐港車載導航產品、北斗導航芯片。
市場前景廣闊
2012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190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與消費國,由此而帶動的汽車電子市場更是難以估計。據統計,2012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達到2671.8億元,在汽車電子中,因車載電子產品具有對汽車行駛安全影響較小、安裝較為簡便、對車輛改動較小等優點,持續增長的汽車保有量和較低的電子化水平,為我國車載電子發展了提供巨大空間。數據顯示,2012年車載電子市場規模達到657.3億元人民幣。
2008-2012年中國車載電子市場規模(數據來源:賽迪顧問,2013.03)
北斗導航作為中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自正式向亞太區域提供服務以來,系統性能表現穩定,定位精度穩步提高,受到了上海、廣東等多個地方政府部門和普通群眾的廣泛關注,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大大增加。北斗導航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眾多方面都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它的建設和營運已逐步成為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的核心推動力。據賽迪顧問統計數據,2012年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規模達到113.6億元,同比增長43.2%。
2010-2012年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規模(數據來源:賽迪顧問,2031.03)
隨著北斗的認知度和影響力的逐步顯現、個人應用和車輛應用的激增,以及政府公共事務管理和城市管理以及軍事、應急救援等特殊應用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將呈現爆發式、跨越式、規模化、可持續增長的態勢。根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估計,2015年,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至2020年,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政府大力扶持
在過去幾年,國家及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專項來推動北斗的產業化發展。國家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農業部、氣象局等部門相繼出臺各項政策規劃,表明了國家對北斗產業發展的巨大決心,也為產業發展方向起到了明確的引導作用。
在眾多政策的支持下,提升北斗關鍵技術和設備的自主創新能力成為重點,北斗導航芯片、兼容北斗導航終端等核心關鍵技術的突破為北斗車載導航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另一方面,國家通過應用示范等重大工程顯著提升了北斗導航產業的應用水平和應用規模,從而為北斗從行業應用逐漸向民用應用的滲透取得突破,而車載導航市場是北斗在民用領域的最大市場,也是北斗民用產業化的重點,隨著北斗民用產業化的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北斗車載導航市場也將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國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北斗導航系統產業化前景可謂一片光明。國內眾多知名導航企業也紛紛投身產業化浪潮之中,北斗星通及其旗下子公司和芯星通打破了國外導航芯片的壟斷局面,為北斗導航在國內車載導航的產業化應用做出了突出貢獻。作為下游終端商,徐港電子全球率先推出北斗車載導航成為國內第一,北斗導航產品平臺通過國家質檢總局權威檢測、北斗車載導航產品率先進入車廠列裝均為國內第一,為中國北斗導航領域的技術研發、市場成熟持續貢獻著力量。可以預見,北斗導航系統的產業鏈成熟后,在未來的車載導航市場中,GPS一統天下的局面將被打破,配備北斗系統的車載導航將成為市場新寵走進千家萬戶。

本文標題:北斗導航產業化前景明朗 徐港電子引領市場破局
本文原地址:http://www.arabaticareti.com/news/NewInformation/201306/4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