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飛“狗”跳 冷眼看后市場展會變局
年初的九州展(編者注:指由九州主辦的中國國際汽車改裝服務業展覽會),車機龍頭企業好幫手缺席,正是電子狗領域的善領占據了原本劃定給好幫手的展位區。得益于多年積累以及新交規等政策導向,電子狗等汽車電子產品在2013年迎來了新的爆發。好幫手和善領的展位交替在當時無巧不成書的成為一個有意思的八卦話題。
年中的鄭州展(編者注:指中國(鄭州)國際汽車后市場博覽會),除因“給面兒”性質的路暢,以及10來家車機廠家亮相之外,眾多車機廠商集體缺席。而以善領為代表的電子狗企業參展成為汽車電子領域的新看點。
2013年可以視為后市場展會的分水嶺,可以簡單總結為:“機”飛“狗”跳,表象背后預示的是車機廠商們的集體轉型。
一、企業和渠道統一戰線失守,會展突然玩不轉了
后市場行業前些年價格高挺,利潤有相當的保障,暴富之后,顯擺成為共同的選擇。“泥腿子們”自然不會放過展會這為數不多的秀場。因前些年價格高挺,利潤有相當的保障,大手大腳的參加展會成為必選項。茶余飯后還相互攀比展位面積,展館設計,總之無不想在展會出彩。
正是廠家自己慣壞了自己,經銷商們作為看客也跟著廠家的思維,認為“逢展會必參加,參加必大面積”的企業們有實力。反之不參加的企業肯定是經營不善,甚至會有人開始背后討論企業是不是要倒閉了。如此這般,展會的口碑鏈條開始被惡意綁架。
然而,好景不長,當2012年下半年開啟價格戰,2013年華陽“999”高調打破價格堅冰之后,車機行業的低利潤時代到來。“開源節流”成為企業全新的關鍵詞。部分企業開始“假裝”和“無視”曾經輝煌,但又需要花費大把“真金白銀”的展會,甚至摻和著渠道客戶以及媒體開始唱衰展會。所以鄭州展車機企業大面積退出就不足為奇了。
廠家或高調或低調的提示不參展是公司戰略的調整,是慎重評估后的合理選擇,目的是將更多的重心轉移到渠道,幫助渠道持續經營。但微妙的是,渠道并不買賬,“不參展企業經營不善,沒錢玩展會”的說法風聲四起。
企業,展會方,以及看似和企業走得更近的渠道方,沒有了往常的統一戰線,開始各執一詞了。盡管大家都開始“假裝”和“無視”,實則是在沒大把錢可以燒,或者面臨利潤壓力的時候,突然不知道怎么玩展會了,只能開始盲人摸象。
一旦龍頭企業帶頭,接下來便是盲目跟風。
二、展館成秀場,功夫在場外
對于日益成熟,或者說有點兒江河日下的后市場展會來說,展館只是一個秀場,真功夫都在場外。2012年好幫手參加鄭州展,重心在自導自演的“千人英雄會”。2013年的鄭州展,路暢也一反常態只搭了一個100多平米的展臺,據說還是因為要給主辦方“面兒”,重心放在了“中原文化品鑒之旅之‘大河秀典’”等一系列自主控制的活動。而沃可視甚至沒有在展館里面搭臺,直接將重點放在了建國飯店的經銷商見面會,據說效果遠超預期。
和企業方的轉變相吻合,主辦方也開始在思變。最近點金展的相關負責人也聊到了目前展會的困境和變化,比如整體減小了展臺面積,不允許企業再像往常一樣比拼展臺面積。展會方更主要的工作放在了展會期間組織的各種活動,希望通過論壇、交流會等活動帶來切實的效果,以增強展會的吸引力和黏性。同時也建議參展企業要展臺和活動結合,光展示已經很難體現效果。
三、品牌傳播是馬拉松式的堅持,豈是想玩就玩,想甩就甩?
2013年的展會還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是:到場的媒體越來越少,越來越形式化。印象較為深刻的是2012年的九州展,展會第二天直播間里不停歇的還有媒體采訪。到2013年的九州展時,因主辦方的高度重視,邀請和協調了眾多媒體到場,不過相比2012年,很多媒體第二天就打道回府了。到今年6月的鄭州展,媒體到場情況就更慘淡了,除行業媒體之外,很多大眾媒體直接缺席。
從媒體的變化可以窺見企業對品牌傳播的弱化。“價格戰”引來低利潤時代之后,很多企業美其名曰開始了“開源節流”,首當其沖的就是削減品牌傳播的費用,甚至有企業暫停了網絡傳播。對于一向標榜要從“行業品牌”走向“大眾化品牌”的車機企業來說,且不說作為半成品的車載導航本身就比較難大眾化,一心想實現品牌溢價的品牌,竟然能貿然的暫停或者明顯弱化品牌傳播,也足以讓傳播界驚訝。品牌傳播豈能是想玩就玩,想甩就甩?
說到底,還是行業大多企業的決策圈子直接把品牌傳播當做了促銷,認為可有可無,想發力的時候猛推一把,想暫停的時候還可以喝喝茶小歇息。而實際上,品牌傳播更像長跑,甚至馬拉松,持續的堅持尤為重要,中途暫停就很難再回到第一軍團了。
四、價格戰:一戰,二戰之后誰還能袖手旁觀?
從今年年初的九州展開始,價格戰成為了一個全新話題,而到年中的鄭州展,價格戰已經是繞不開的事實。價格戰背后必然是產品的同質化,以及技術創新的停滯不前。
在05至08年間,車載導航的產業升級其實一直在進行,由模擬平臺升級到數字平臺,由單碟機升級為虛擬碟機,由模擬屏升級為數字高清屏……但是在此之后,車載導航的本質一直沒有變化,無非是應用反應更快速的處理器或者依賴地圖商提供更新的地圖。
由于車載導航遲遲沒有革新的技術出現,導致各大品牌只能以犧牲利潤來占據市場份額。今年來,業內龍頭企業、知名品牌也紛紛加入價格競爭。不太樂觀的是,現在只是第一輪的行業洗牌。如果各種產品仍舊沒有進步,后續的價格戰只會愈演愈,肯定還會有第二輪、第三輪價格戰……
由“華陽999”挑起的第一輪價格戰之后,業內已經較少企業可以獨善其身了,不得不疲于對付。然而,第二波,第三波來襲怎么辦呢?轉型是行業企業不得不提上議事日程的事情。
五、電商沖擊實體,渠道被迫變革
渠道為王曾經是后市場津津樂道的事情,不過變來變去,還是跳不出實體渠道。因為后市場看到的天空里,慣性的認知到“電商”必須有強大的實體店作為支撐,不然沒辦法解決安裝問題。另外一方面,渠道商也慣性的認為電商會搶占自己的線下生意,不斷的給廠家施壓。可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近年來車機電商的前三,從來沒有所謂的車機行業大佬們的名字。反倒被沒有線下實體店的企業占據。
趨勢是不可逆的,只能順應趨勢的發展。而當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面臨經營壓力,甚至迎來倒閉潮的時候,后市場的企業們貌似幡然醒悟,電商來了。可惜,正如企業們對參展的草率處理一樣,一向從事制造業的他們,離電商太遠了。更為可笑的是,以為開了一個淘寶店,弄了一個天貓就電商了。
電商來襲,后市場的渠道被迫變革,給真正的后市場電商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未來很有可能有知名品牌出自電商企業。
小結:
蛻變,僅僅只是開始。對于后市場來說,參展與不參展不應該只是簡單的企業抉擇,因為展會也是品牌傳播的一部分,對于品牌傳播來說,長期持續和統一是相當重要的。
展會,后續很可能的變化是,將作為一個平臺,尤其是一個交流的平臺,產業鏈聚會,企業通過產業鏈聚會的平臺組織自己的活動將成為重點。
產品創新和品牌溢價都是應對價格戰的可行辦法,然而前者需要轉型,或者需要借力,借助成熟的可行方案快速落地。品牌溢價的前提是長期的品牌建設。電商的來襲既是挑戰,但同時也是機遇。引用一句古語作為結尾:“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