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北斗導航系統的機遇
在全球四大衛星定位導航系統中,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市場占有率較低。22日在京召開的“北斗國際化應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研討會上,專家表示,北斗導航系統應憑借其“高精度”優勢,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
研討會由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辦,旨在探討北斗導航的國際化前景。目前,北斗導航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洲的伽利略構成國際衛星導航格局中的“四強”,但北斗系統的國際市場占有率較低。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高級顧問董緒榮在研討會上指出,雖然北斗在市場占有率方面不具優勢,但目前中國及周邊地區上空的導航衛星數量多于歐洲、美國等地,發展高精度導航服務的條件更完善,中國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積極研發高精度衛星導航的技術與應用,搶占市場制高點。
“在全球各地,高精度導航應用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包括精準農業、災害監測、機械控制、測量測繪、交通運輸等。比如在交通領域,無人駕駛汽車的廣泛應用就離不開高精度導航服務,中國應利用這一機遇開拓海外市場。”董緒榮說。
中國企業已經對“走出去”躍躍欲試。研討會上,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將投資3億元建設基于北斗導航系統的高精度增強系統“China CM中國精度”,在獲得政府批準的前提下,采用自研的接收機和天線在國內和海外同步建立全球參考站網絡,2014開始全球參考站網絡的建設,2015年實現米級精度(1米至2米)免費服務,2016年實現分米級精度授權服務,2017年實現厘米級精度授權服務。
中國高度重視高精度導航系統的建設。科技部高新司、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等部門于9月底在京發布《室內外高精度定位導航白皮書(2013年)》,計劃逐步應用推廣室內外高精度定位導航系統,預計到2020年應用推廣規模達“百城億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