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會怎么造小米汽車?
來源:騰訊汽車 編輯:袁春苗
2014-12-17 10:02 瀏覽量:10990
小米到底屬于什么行業?這個問題已經變得含糊。小米從競爭激烈的手機行業起步,逐步向IT、3C、智能家居進軍,甚至還包括未來的汽車。它們都將構成小米生態圈的一部分。
汽車業能向小米學什么?
小米作為一個價格屠夫的形象正在深入人心。很明顯,小米不想在硬件上賺取多少利潤。雷軍要的是定價權,而且刀刀見血,每擊必中。小米即將在16日發布的小米空氣凈化器就是最新的例子。這個行業的利潤如同過去的智能手機、手環、充電電源、智能插座一樣,單品利潤率將變得慘不忍睹。
同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汽車行業上嗎?如果可能,只能是電動車,因為它的介入成本最低且便于代工(小米向來奉行輕資產戰略)。當然,之所以傳聞尚未變成現實,是因為雷布斯正在等待電池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如何評價這種可能性?不妨對比一下小米介入新行業(以空氣凈化器為例)的手法和傳統的自主車企整合產業鏈的方式。都是后發企業,他們切入新行業/新細分市場的手法有何區別?
小米切入新行業的手法與傳統自主企業不同,小米傾向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行內領先者的上游供貨商及其人才團隊,而非另外打造一套。產品性能的近似和價格的巨大差異,贏得消費者。但汽車的品牌附著力遠遠強于電子產品,如果小米打算介入電動汽車領域,將遭遇前所未有的市場開發挑戰。小米必須祭出新手段,才能抵消價格利刃的鈍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