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也出彩 汽車零部件技術盛宴助力科技潮
“我根本就沒去整車館,光零部件都看不過來!”記者在上海車展上碰到的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跟記者說。對此記者感同身受,與華麗耀眼的整車展臺相比,零部件展臺上各位技術工程師的熱情講解毫不遜色。只能走馬觀花一路看來的記者,恨不得自己能生出三頭六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可以毫不含糊的說,凡是整車上的新技術風向,都來自零部件這一幕后英雄的默默奉獻。因此,今年炙手可熱的車聯網、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上的新技術都在今年的零部件展上有所體現。
廢話不表,讓記者帶你逛逛今年的零部件展,一同領略零部件企業們奉上的產品、技術盛宴。
汽車智能化,零部件說了算!
汽車的智能化已經越來越普及,不過其水平的高低,技術的走向還是要我們的零部件企業說了算。在凱毅德展臺上,我們看到,最新的汽車門鎖內置LED,提高了汽車門鎖在夜間的辨識度,從而保證道路使用者的行車安全性。這種方案與目前市場上將警告燈和門鎖分開設計的方案相比,內置LED門鎖的警告燈通過整個車門的敞開半徑照射,可以大大提高警告燈的可視度,目前凱毅德是第一家批量生產汽車電子門鎖的廠家。此外,記者還看到在一款名為“Budii”的概念車上,凱毅德讓無拉手電動開門成為可能,只需在門“外層”按一下觸摸傳感器,車門就會被自動打開,這種設計思路在進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性的同時,也為汽車生產商提供了更多樣化的設計空間和可能。
均勝電子展臺上的一款全新的中控臺概念產品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款主打“人機交互”的理念的概念產品,引入智能手機的操作模式,專注于可實現直觀功能選擇的多模塊組合。它集成了手勢識別、中文手寫輸入等多個不同的輸入系統,可以通過觸覺和聽覺反饋及感官輔助來簡化功能選擇。這款中控臺表面設計也十分獨特,三錐成型的真玻璃和三維功能圖標相得益彰,它們是均勝電子第四代黑色面板顯示技術的研發成果之一。據悉,這款概念產品未來很有可能從高端豪華車進行定制化安裝。
新能源元素:越來越熱
這是在ZF的展臺上,我們看到的AVE130客車電驅動橋,這款適用于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和鋰電池)和有軌電車的電驅動橋,最大發動機功率達到240千瓦。該電驅動橋可以實現公交車的零排放。AVE130 的最大載荷為 13 噸,這種低地板車橋甚至適用于雙鉸接公交車。為應對不利地形,可以應用兩根AVE 130,以此大大提高牽引力。車輪分別由高功率密度的異步水冷電機通過一個固定二級減速裝置驅動。由于不用換擋,即使一直加速到最高車速,乘客也不會有任何由于動力中斷而導致沖擊。據稱目前在申沃、宇通等公交客車上都有樣機匹配。
在馬瑞利的展臺上,記者同樣看到了很多為新能源汽車開發設計的電驅動產品,而且更為難得的是,企業在產品開發設計中,非常周到得想到了成本。
在日本加特可展臺上,記者看到的CVT8混動版產品,據說將在今年夏天應用在剛剛在華發布的東風日產新樓蘭車上,這款產品目前在全球的銷量累計達到1.5萬臺。
自動駕駛技術:火!
自動駕駛的火熱處處可以感受到。大陸、電裝、德爾福、天合……似乎所有企業都想讓自己產品與這一領域沾點邊。一向保守的日本電裝,在本次汽車展中首次向中國市場介紹了高度駕駛輔助系統,據稱相關的主動安全技術已經在日本進行了測試。電裝計劃推出主動安全系統功能包,利用圖像傳感器、立體攝像頭傳感器、長程毫米波雷達、短程雷達、聲納等新設備和技術,實現車道偏離警報、碰撞回避(行人或前方車輛)、夜間視野輔助、全車速ACC等主動安全功能。預計于2016年后再中國、日本、美國及歐洲等地投入使用。
而不久前,因為一輛搭載其自動駕駛技術橫跨美國東西海岸的汽車的德爾福,更是在此次車展的創新小屋里,向業內媒體展示了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獨有技術。大陸、天合也有相關產品展示。
這一路走下來雖然大飽眼福,本文中提及的產品、技術仍然是掛一漏萬,然而稍微讓人遺憾的是,記者所看到的大部分出彩的產品、技術大多來自外資零部件企業。在大部分本土零部件企業的展臺上,不僅人氣冷清,產品也單薄!本土零部件企業,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