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EIS 2024第十三屆國際汽車電子產業峰會隆重舉行
2024年6月29日,由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主辦的主題為:“布局全球產業鏈,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IAEIS 2024第十三屆國際汽車電子產業峰會”暨“2023年度汽車電子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深圳隆重舉行。
本次活動邀請了(排名不分先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龍創設計首席技術官及智能網聯研究院院長黃少堂;電裝移動電子事業群中國擔當劉正;一汽灣區研發院總經理張治洲;一汽集團研發總院高級主任王強;東風研發總院智能化技術總工程師張凡武、東風研發總院軟件中心副總監馮超;東風日產移動互聯部部長陳文進、移動互聯部科長蔣賽;梅賽德斯奔馳高級總工田敏杰;一汽集團產品策劃及項目管理部智能網聯生態產品經理李明徽、一汽集團芯片應用工程師楊柄楠、一汽紅旗智享開發部硬件設計雷超;長安汽車前瞻院科研中心經理周勇憬、科研中心主管李旭、技術規劃專家/高級主管劉濤;上汽集團乘用車采購部電子電器高級經理程治瑋、上汽大通軟件智能中心總監孫雷霸;廣汽研究院車載軟件技術專業總師廖磊、廣汽乘用車技術中心新車型管理部副部長楊超;賽力斯藍電BU供應鏈管理部供應體系發展部部長郭松耘、計算平臺部部長郭中良、座艙產品開發室主任馮長;長城汽車智能空間產品負責人謝平生、項目管理易童龍;江淮汽車產品規劃業務主管楊紀平、采購中心采購策略業務主管陳市、車聯網設計院技術總監束照坤、車聯網設計院技術經理趙以磊、車聯網設計院技術經理周浩、江鈴汽車智能網聯研究院項目技術管理總監王愛春、智能網聯研究院智能座艙主管邱祿、智能網聯研究院智能座艙經理何其驍;奇瑞捷途汽車研發院電子電器部技術總工楊劍、智能座艙場景開發工程師黃兆安、采購汪磊落;路特斯智能駕駛首席技術官潘堅偉;東風柳汽采購中心商用車車身電氣部部長仇宏平、乘用車首席工程師李育方、智能網聯部副部長申國棟、商用車電子電器部副部長李一帆;小鵬汽車嵌入式平臺負責人余鵬;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總工程師王華武、采購規劃科科長趙柯華;徐工商用車軟件應用部部長助理魯婷;極氪智能智能硬件專家杜振華;江鈴新能源智能硬件專家代開永、智能座艙主任工程師胡敏嬌、智能駕駛主管工程師廖幫友;雷諾中國SOA團隊經理覃遠燦;東風柳汽采購中心商用車車身電器部部長仇宏平;合眾新能源硬件開發專家王躍、汽車數字架構開發部副高級總監侯亞飛;宇通客車高端電器開發經理王得國;特斯拉儲能網發數字化高級經理張芃;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整車性能集成主任工程師張克鵬;上汽大眾車身電子系統經理馬晉興;蔚來汽車研發經理蘭志斌;泛亞汽車智能系統及架構執行總工朱曉華、智能系統軟件中心/智能車控軟件架構與系統主管崔長軍、智能車控系統硬件主管曹園園;路特斯車聯網產品開發專家劉昌杰;鑫源汽車副總經理楊昌軍;大卓智能CTO曹光植;中車電動基礎技術與試驗研究院副院長文健峰、基礎技術與試驗研究院系統控制部部長楊杰君;星河智聯高級系統架構師楊波;廣汽埃安網聯平臺高級經理蔣建輝、采購葉星星;東風悅享高級總監蔡營;弗迪動力技術中心高級技術總監廖國新。
本次峰會還有(排名不分先后):航盛電子、星源電子、順絡電子、慧榮科技、開陽電子、江波龍、華盟信息、達索系統、佰維存儲、晶華達、品優創新、瑞旸科技、慕尼黑展覽、圓融達、中科世為、致遠電子、同星智能、科達嘉、有方科技、極海半導體、點昀技術、航盛艾思科、怡海能達、中聚泰、以諾通訊、綠寶石、芯旺微電子、宏思電子、眾鴻科技、華力宇、三然電子、蘇試宜特、華夏磁、歐冶半導體、賽格導航、韜略科技、睿達永利、懌星電子、揚宣電子、足下科技、中汽檢測、曦華科技、美信檢測、翼卡車聯網、星火半導體、國顯科技、復旦微、博聞創意、英佛展覽、華寶科技、麥谷科技、晶臺光電、思必馳、航壹航空、華思旭、深圳職業技術大學、賽格導航、威富視界、中汽院、業展電子、中興通訊、光峰科技、寶龍達、海思技術、得潤電子、車可訊、壹連科技、行之成、路遠智能、德賽西威、路暢科技、美格智能、華陽集團、華陽通用、弗迪動力、欣旺達動力、Momenta、格陸博、中山澳多、瑞芯微、羅森伯格、軒轅智駕、華大半導體、全志科技、金溢科技、電連技術、芯擎科技、元戎啟行、中微半導體、法本信息、科達利、深圳聯通、南方德爾、杰發科技、拓邦股份、基本半導體、中汽研、中科慧眼、伯恩光學、大族激光、智新控制、高新興、文遠知行、如祺出行、寶凌電子、創維汽車、四會富仕、魔視智能、森思泰克、鐳神智能、KUS正揚、廈門雅迅、比亞迪半導體、聯友科技、豪恩汽電、馭新智行、北斗智聯、愛芯元智等企業代表和寶投置業、國投招商、北汽產投、招商證券、深圳資本、深創投、交通銀行、道淳投資、趨勢資本等投資界代表,以及來自中國汽車報、廣東廣播電視臺、寶安日報、AE視界等媒體代表,共800多位行業精英參加,整個會場座席盡滿,氛圍熱烈非凡。
IAEIS 2024第十三屆國際汽車電子產業峰會現場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東雁
智能網聯汽車電子產業發展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而今天峰會舉辦所在地“深圳寶安”,更是汽車電子產業發展的福地。會議開始,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東雁為本次峰會致開幕詞。
據張東雁副區長介紹:2023年寶安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增加值達到124億元,同比增長15%左右。為了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加速發展,深圳市寶安區在多個方面進行發力。
在政策上——印發了《寶安區培育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的實施方案》《寶安區關于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重點發展整車制造的“三電”系統、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多個領域。并且,寶安區提出在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產值突破700億元的目標,將成為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增量零部件創新制造的基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創新集聚區。
在應用場景上——寶安區積極推動道路的開放,已經開放的自動駕駛試點的道路累計有200公里。還開展了無人駕駛的商業化試點,百度、小馬智行等自動駕駛的企業已經在寶安落地并開展商業化試點。
在產業空間上——寶安區積極推進土地的整備,已經建成了一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占地8.8萬平米,建設面積36萬平米,可以為智能網聯汽車企業提供“拎包入住”的服務。這個園區是專門為智能網聯汽車、為汽車產業量身定做的,車輛可以直接開到三樓、五樓,承重達到3噸。此外,寶安區還通過土地整備有成片50萬平米以上的用地,可以承接整車企業的落地,改變了過去認為深圳不能承接整車企業的觀點。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深圳寶安區積極探索,大膽推進,以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駕駛作為主要的方向。
整體而言,深圳市寶安區政府將積極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歡迎更多的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電子企業到寶安來,落地寶安。
深圳市工信局汽車產業辦公室副主任王旭
除了深圳寶安區對汽車產業的大力支持,為了幫助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深圳市政府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的三年行動計劃和一系列的產業政策,深圳市工信局還專門成立了汽車產業辦公室和汽車產業處。
在本屆峰會上,深圳市工信局汽車產業辦公室副主任王旭也應邀為大會致辭。
據他介紹:深圳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勢頭迅猛,2023年全市汽車制造業產值達3429.3億元,同比增長58.3%,為全市經濟增長注入了活力。對此,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像2023年10月份出臺的《深圳市促進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推進智能傳感器若干措施》以及《深圳市推進軟件新材料的若干措施》也都相繼發布了操作規程和申報指南,對深圳本地企業會有一個重大支持。與汽車電子強相關的,有新出臺的市級相關的汽車電子認證,包括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系列的認證;還有軟件認證、芯片、集成電路等都有相關的一系列有規劃、體系化的重點支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智能綠色車輛與交通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視頻致辭
作為汽車電子產業的年度峰會,每一屆的舉辦都會受到眾多行業專家的關注與支持。在本屆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智能綠色車輛與交通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李院士也發來了峰會成功舉辦祝福視頻。
李克強院士首先對“第十三屆國際電子汽車峰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隨后,李克強院士還介紹了為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我國汽車產業全球技術領先的一些看法。據他介紹:為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我國汽車產業的全球技術領先,我們應當堅定實踐車路一體化發展路線,聚焦核心技術攻關,圍繞架構、智能、安全、工具鏈、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與數據系統,凝練產品化成果,構建開源開放的共性技術與共解體系,并在以下四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設立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的體系架構,并突破車路一體化的核心技術,加速技術成果商業化應用;
二是推進車路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實現“5G+北斗”高精度定位網絡全覆蓋,支持多城市、多場景的示范應用;
三是加速行業的協同,推動共享平臺生態建設,繁榮智能網聯汽車系統的生態;
四是加快法律法規標準的制定,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支持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
李克強院士表示:通過這些措施,我們將充分調動國內優勢資源,搶占全球技術制高點,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會長、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洪
在李克強院士視頻致辭祝福之后,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創會會長、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洪發表了《布局全球產業鏈,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致辭。
楊洪會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汽車市場進入極卷的階段,規模是競爭核心,新出海成為車企破“卷”新方向。在這方面,我們要警惕汽車行業像過去20年前的摩托車行業一樣,出海很踴躍,但是不考慮質量,不考慮持續發展,不考慮品牌,最終全軍覆沒。
基于這樣的發展情況,楊洪會長表示,我們對未來有以下幾點判斷:
一、電動化、智能化、國際化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規律,大勢所趨;
二、行業淘汰賽進入下半場,“卷”字當道、大浪淘沙,競爭不是放緩而是加速;
三、新出海是破“卷”的必由之路;
四、AI驅動汽車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以大規模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正迅速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質生產力,汽車已展現出大規模、良好的應用載體屬性;
五、艙駕一體化融合是打造產品力的有效途徑;
六、汽車和手機融合的趨勢勢在必行。
而在這發展過程中,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將始終立足深圳、放眼全球,升級平臺和樞紐的價值定位,密切關注國內外行業動態,密切保持與主機廠、各級政府、會員企業的往來聯系,以店小二的心態當好大家的參謀助手。
最后,楊洪會長對于未來展望分享了他的幾點思考和建議:第一,提高認知是基礎,建設核心能力是重要支撐;第二,系統思考自身戰略規劃與布局,堅定戰略選擇;第三,企業出海必須重視創新、長期主義、深耕本地化的關鍵作用。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
在本屆峰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也帶來了《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幾點思考》的主題演講。
葉盛基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特征非常之明顯,而這一切都有賴于各類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的深度融合,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不斷進步,使得整車廠不斷升級發展,進而支持新興領域不斷升級,走向成熟的市場。對此他提出幾點思考:第一點,著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新優勢;第二點,加快智能網聯汽車不斷升級發展;第三點,高度重視提升電池企業全球競爭力;第四點,科學推動車用芯片和基礎軟件國產化;第五點,協調構建智能網聯汽車數據生態體系;第六點,堅定推進新能源汽車全球化發展。
主題分享最后,葉盛基還補充到:我們“卷”的問題,不是好事,“卷”是惡果,不是競爭的必要。我們希望在良好的公平競爭的環境去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鞏固好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為世界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貢獻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進而促進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持續的發展,為世界經濟提供汽車產業應有的貢獻。
電裝公司移動電子事業群中國擔當劉正
當前,汽車行業正處于百年一遇的重大變革中,許多主機廠在軟件定義汽車(SDV)的理念之下,大力推動新商業模式的創建、技術創新和基礎技術的開發。在本屆峰會上,電裝公司移動電子事業群中國擔當劉正博士發表了主題為《DENSO 實現SDV的電子/電氣架構的開發狀況以及在中國市場的技術發展構想》的演講。
據劉正博士透露:為了實現軟件定義汽車,電裝分三個部分來實現。第一、UX。基于用戶經驗的一種服務開發;第二、大家廣泛在IT領域實現的,就是Devops的開發方式;第三、汽車電子平臺。我們認為這三者之間的結合會有效推動軟件定義汽車的發展。
劉正博士還介紹了電裝在中國市場的考慮:現在CASE在中國、世界走的領先領域,電裝和博世一樣,都會投身這個領域,但是電裝的策略是追趕,由于我們在中國的布局某種程度上還遠遠不夠,因此我們想一方面加強電裝在中國的研發力量,同時更加重視和中國企業的合作,通過跟中國企業的合作,建立一種信任,我們把日本實現的、已經成熟的技術甚至一些未來技術帶到中國,和中國合作伙伴一起成功,一起完善這個領域,為OEM服務,讓我們的用戶得到更好的體驗。
深圳順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總經理吳少龍
本屆峰會上,深圳順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總經理吳少龍帶來了《順絡在汽車全面智能化下的產品創新與變革》的主題演講。他以智能座艙以點帶面介紹了順絡電子在其所處領域的產品創新和變革。
吳少龍表示:智能域這個部分的產品創新,第一類產品是電感,主要是功率電感,隨著電氣化、智能化、網絡化和共享化的前提下,雖然這是一個傳感器件,也在發展,需要高頻化、小型化,所以我們功率電感要向低電感、低損耗、小尺寸方向發展,也就是在尺寸相同的情況下要有更大的電流和更好的EMI性能。傳統功率電感結構我們用圓線來做,考慮到高頻化、大電流的情況,我們現在用扁線,達到尺寸更小、電流更大的情況。除了結構上的創新,在原材料方面也會考慮損耗優化的情況。
在主題演講最后,吳少龍表示:順絡作為國內磁性器件的龍頭企業,我們希望在產品智能化、電動化、網絡化方面發展,跟整個產業鏈一起把這個行業發展起來,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順絡可以在這個領域跟行業共同發展。
一汽集團研發總院高級主任王強
一汽集團研發總院高級主任王強在峰會上發表了《智能網聯汽車芯片應用需求及探索實踐》的主題演講。王主任從“‘新四化’趨勢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趨勢的觀點、基于趨勢對汽車芯片應用現狀及未來發展需求,以及基于技術趨勢和市場需求,一汽紅旗在芯片領域的一些實踐工作”這三個方面介紹智能網聯汽車芯片的應用需求及探索實踐。
其中,據王主任介紹一汽紅旗全新SOA架構在3月份的首輛EH7上已經投產,下一代是將質控、支架和座艙幾個中央域控融合成一個one box中央計算。它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把支架和座艙的兩個板集成到一個控制器中,就是one board,對于未來芯片的需求是第二階段,將智能輔助、駕駛輔助和座艙融合成單顆的多域融合芯片,one chip,這是未來汽車的核心需求,而且是未來較大的價值增量。
慧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全球車載存儲產品經理史繼宇
慧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全球車載存儲產品經理史繼宇向大家分享了《車規級存儲如何滿足新型態車載架構需求》的主題演講。
史經理的分享以AI為主體,延展到了車載上的使用以及接下來存儲要如何在AI所需要的高效能、高帶寬、高算力的需求下去實現很高的可靠度。
據史經理介紹:在車載方面,為了要品質和安全的穩定,AI發展不會那么快,但是我們也慢慢看到它的容量也在往上進行,尤其是在自駕車越來越多的狀況下,它需要做計算,需要語言模型的計算越來越多,計算量越來越大,就需要越來越大的存儲去達成這些目的。不管是安全還是品質,高效能、高可靠度、數據安全都會越來越重要,尤其是現在車聯網的關系,數據安全就會變得很重要。目前,我們跟臺積電有做一些合作,提供一些車用的服務套件,我們在加密數據的部分也有一些全球的規范,就是為了讓數據安全可靠度最高。
深圳開陽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沈小林
深圳開陽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沈小林發表了《智能座艙芯片發展趨勢及國產化解決方案》的主題演講。分享了汽車芯片的發展情況和座艙芯片的發展趨勢,并介紹了開陽電子在座艙領域的數字儀表、DA中控、HUD、流媒體后視鏡等產品及全國產化的解決方案。開陽電子將會深耕汽車座艙芯片領域,為國產車規芯片的發展作出一份貢獻,助力中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
長城汽車智能空間產品負責人謝平生
在本屆峰會上,長城汽車智能空間產品負責人謝平生發表了《AI重塑智能空間,長城COFFEE OS3的思考與實踐》的主題演講。他以長城汽車新一代座艙系統Coffee OS3為例,向大家展現了AI技術加持下的人車一體智能化空間。
據謝平生介紹:Coffee OS是長城汽車自主研發的智能座艙系統,具有廣適用、高效率、可生長、重安全的屬性。2019年搭建長城全棧自研座艙的軟件團隊以來,非常注重平臺化,基本上實現了從中間件到用戶界面到座艙軟件的一體化。從硬件到中間件到上層產品的形態,構建了一個全新的Coffee OS3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我們相比上一代,最典型的是有了整體AI端一體的能力,模型在這套系統里扎根,開始逐漸成長,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它不但打造了一個好看、好用、好玩、好聰明、好聽的“五好同學”,也給AI上車重塑智能空間提供了重要的探索及參考價值。
達索系統大中華區企業客戶事業部高級經理程書意
面對當前國內包括汽車電子在內的汽車產業上下游“卷”的現實情況,達索系統大中華區企業客戶事業部高級經理程書意帶來了《達索系統助力汽車電子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他表示:達索希望提供一個數字體驗平臺,這個數字體驗平臺就是端到端,雖然汽車電子企業業務更復雜,跟傳統制造業相比多了軟硬件以及AI,但邏輯是一樣的,我們希望幫助企業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鏈協同平臺,可以跟很多第三方伙伴去對接。數字孿生是一個很大的話題,通過3DE體驗平臺可以幫助我們企業從內到外都可以進行仿真。對于制造業來講,要實現AI,有很多基本功要做,很多企業連最基本的物料BOM軟件版本都搞不好,你說你要去搞AI,這個挑戰是很大的,還有工藝,從研發到制造到工藝,尤其在汽車電子復雜度更高。
星河智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系統架構師楊波
在峰會上,星河智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系統架構師楊波發表了名為《用大模型再造智能座艙》的主題演講。
據了解,星河智聯是由廣汽集團和科大訊飛共同投資成立,并繼承了雙方在汽車智能座艙和車聯網等核心領域的技術和團隊,擁有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沉淀。
在主題分享中,據楊波介紹:大模型把智能座艙的交互和服務設計重做一遍,對話貫穿的服務、未來汽車知識服務、履行咨詢服務等都可以在對話貫穿服務中實現。基于視覺感知的主動交互,在車內可以主動識別到駕駛員的情緒變化;對駕駛員有個性的問候,對HUD可以實現自動調節;基于視覺強化語音控制能力,在檢測到我們嘴唇發生變化以及唇音融合,實現免喚醒;融合語言+手勢的多模態交互,實現各種情景化的功能。
此外,AI大模型還存在很多挑戰和不確定性,我們如何做好用戶預期以及如何打通服務的閉環鏈路是我們亟需解決的。長依賴無線通訊以及如何實現本地化部署是關鍵。目前成本比較高,如何能夠平衡智能感體驗和成本的蹺蹺板效應也是一項很大的挑戰。
深圳市江波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嵌入式存儲事業部汽車市場總監王作鵬
在本屆峰會上,深耕存儲行業二十余年的深圳市江波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其嵌入式存儲事業部汽車市場總監王作鵬帶來了《共建車規級存儲產業鏈生態圈,從自主可控到攜手共贏》的主題演講。
關于自主可控的話題,王作鵬在主題分享中表示:蛋糕在變大,容得下多個玩家,但自主可控,沒有其它的路,短期玩家的退出,讓市場重新回歸良性。
談到攜手共贏方面,王作鵬以“江波龍”企業自身為例表示:基于自主可控這么多的投入和整個鏈條的建設,2024年推出了TCM信息開放,通過產品開發系統、運營系統、外部內部制造系統,在汽車上我們現在更多是分區定制,都是TCM這種模式的一部分。從銷售模式到用芯服務,只要有明確的合約指導目標,我們愿意陪著我們的客戶一起把整個上下游串通。旨在為客戶提供定制化、具有競爭力的存儲產品、解決方案和個性化的服務的模式,以實現上游存儲晶圓原廠和下游Tier1以及和友商一起攜手共贏。
長安汽車技術規劃專家/高級主管劉濤
長安汽車技術規劃專家/高級主管劉濤在本屆峰會上發表了名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趨勢及長安實踐》的主題演講。
他表示:整個產業或者整個行業正在發生一個非常巨大的變化,目前我們的新技術群,就是以萬物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對我們各行各業顛覆式的變化,汽車正在駛向連接衍生交互、計算催生智能的時代。我們應該發展哪個方向的技術,是汽車行業應該思考的話題。
而基于對于這些方方面面的全新認知,長安在幾年前就已經啟動了我們的數智化汽車架構的開發,這是一個全新的、面向新汽車的平臺。在核心基礎設施方面,我們完成了中央+環網電子電氣架構的核心基礎設施。高算力,智能算力超500TOPS,EDC圖形算力超2000GFLOPS,帶來更流暢的體驗和持續進化的保障;高集成,區域控制器實現了超15個控制器集成,行業集成度最高,為上層應用服務編排做更多的可能性,實現平臺的拓展性和平臺彈性的擴容;高性能通訊,通訊對于整個智能是很關鍵的一個角色,現在我們采用的是以太網作為主干網絡的多路環形以太網鏈路榮譽,毫秒計故障恢復,滿足新汽車大帶寬、低延時的需求。
深圳佰維存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車規事業部總經理彭鵬
在峰會上,深圳佰維存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車規事業部總經理彭鵬作了《重裝打造,佰維特存賦能汽車智能化發展》的主題演講。
在主題分享中,彭鵬介紹了車規級存儲的市場發展:一來隨著本身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增長,另外是隨著智能化的發展,我們看到里面對于計算、存儲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是兩個因素疊加,車規級存儲的增長空間也是一個明顯的增長點,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存儲廠家積極投身到車規類存儲的背景。而在這其中,佰維也是一個老牌的存儲廠家,希望通過“專業、持久、全面”穩定的價值輸送幫助汽車電子持續創新和成長,一起向外“卷”。
合眾新能源數字架構開發部副高級總監侯亞飛
合眾新能源數字架構開發部副高級總監侯亞飛發表了《基于中央+區域架構下的以太網開發》的主題演講。侯亞飛從“智能電動汽車發展行業趨勢,中央計算+區域架構發展趨勢,合眾汽車以太網開發和實踐”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其中,關于發展趨勢,基于以太網被廣泛用到車載網絡中的現實,侯亞飛表示:中央+區域的架構,已經成為行業內基本的共識。以前功能開發,逐漸從基于信號轉向基于服務的模式,基本成為了行業主流趨勢;軟件開發也發生了變化,由之前單一的找供應商幫我們開發,逐漸過渡到多點合作開發模式,算法、中間件、操作系統、芯片逐漸構建軟硬件系統生態鏈,合作模式多元化,OEM集成和開發能力逐步提高。Tier1、1.5和OEM廣泛合作,開發的模式也發生了變化,以前是單一的供應商+主機廠的方式,現在變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合作方式。
波蘭投資貿易局駐華辦事處業務發展經理莫尼
本屆峰會的最后一位演講嘉賓,波蘭貿易局駐華辦事處代表莫尼女士帶來了《波蘭汽車行業的介紹及探索波蘭的投資機遇》的主題介紹。據莫尼介紹,波蘭投資貿易局是波蘭政府局組織,包括三個方面:出口,支持波蘭出口;投資,外商對波蘭的投資;合作與推廣,我們和其他商務機構合作。
在汽車產業方面,波蘭是世界十大汽車零部件出口國之一,2022年出口額約為143億歐元。在鋰離子電池生產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在分享介紹中,莫尼女士表示:在投資貿易局的支持下,我們現在有135個投資項目,現在在中東歐國家我們排名第一,在歐盟排名第四。波蘭有16個區,每個區都享受優惠政策,但是不同地區享受的投資優惠也是不同,可能是15%、20%、50%,外國汽車工業一般選擇在波蘭西部投資。優惠的方式,最重要的是所得稅豁免,另外一個是現金補助,對于創新和研發項目,歐盟也會提供基金。
隨著莫尼女士的分享結束,“布局全球產業鏈,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IAEIS 2024第十三屆國際汽車電子產業峰會”的主題分享環節落下了帷幕。
本屆峰會得到了(排名不分先后):星源電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順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慧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開陽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江波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達索(廣州華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佰維存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晶華達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品優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瑞旸科技有限公司、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圓融達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科世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達嘉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極海半導體有限公司、上海芯旺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點昀技術(深圳)有限公司、長春航盛艾思科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怡海能達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聚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廣東以諾通訊有限公司、廣州致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肇慶綠寶石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宏思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眾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華力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三然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蘇試宜特(上海)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華夏磁電子技術開發(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歐冶半導體有限公司、深圳市賽格導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韜略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睿達永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懌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揚宣電子(清遠)有限公司、深圳市足下科技有限公司、中汽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深圳曦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美信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翼卡車聯網服務有限公司、深圳星火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國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博聞創意會展(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華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麥谷科技有限公司、蘇州晶臺光電有限公司、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華思旭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航壹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英佛會議展覽(上海)有限公司等眾多單位和汽車電子企業的贊助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