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認識東明汽車影音工作室(下面簡稱東明音響)總經理黃東明,就知道行業給他外號“老玩童”,一方面是因為他樂觀的性格,不過我覺得更大原因是來自他那以“玩”為核心的經營理念。這里的玩指的是黃東明對汽車音響的鉆研精神,行業中懂技術的老板不少,但會被客戶點名要求親自調試的寥寥無幾,黃東明自然是其中之一。隨著東明音響的壯大,經銷商數量不斷增加,這個從業多年的“老玩童”被客戶“欽點”的頻率也隨之增加,漸漸的留給他打理公司的時間其實并不算太多,行業友人也經常戲稱,如果他不在公司,要么他就在客戶那調音,要么就是去為客戶調音的路上。黃東明的外號也從“老玩童”慢慢轉成“行業飛人”。
店家引導消費期已過?車主已成價格主宰?
一言不合就價格戰,是所有行業的通病,汽車音響行業也免不了俗。但價格戰真的是市場博弈的唯一出路嗎?黃東明認為,價格戰在行業一直沒有停歇,一味只靠低價銷售,就算贏了也是自損八百。他同時提到,行業的人都在說原車音響不好,但從來沒有人提過原車音響值多少錢,車主又是否知道呢?當車主對原車音響價值沒有明確認知的前提下,后裝產品價格高低起到的影響是極低的,他不否認價格會左右車主是否進行消費,但絕對不是第一參考因素!對車主而言,只要萌生改裝音響的念頭,那么他首先考慮的是所買器材能否滿足自己需求,其次才是價格。
如今互聯網時代信息發達,車主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豐富,消費觀念也日益理性,店家引導消費能力自然大不如前。如今,車主選擇空間越來越大,話語權和價權自然也從店家轉移到車主身上。當車主掌握定價權后,店家要想完成銷售,就只能從完善自身服務一條出路。對店家而言,品牌商對他們最大的支持莫過于幫助他們完成銷售,這也是為什么業內越來越多如黃東明一樣的行業“飛人”出現。對他們而言,做“飛人”既是為世所逼也是分內之事,比起灌輸虛無縹緲的經營理念,或許實干派的他們更能凝聚經銷商與品牌商之間的關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