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落地,車主們先別急著四處炫耀愛車,而是應該立馬將汽車送到專業的汽車美容店去做車內消毒才是頭等大事。
這是為什么呢?下面為你一一分析,在此聲明,小編絕對不是汽車美容店的托。
車廠為降成本,選用非環保材料
隨著車市競爭的激列,車價也是一路走低,而汽車制造原材料成本卻高居不下。車廠為了保證竟爭力,降低汽車的制造成本往往是最有效的一招。
眾所周知,車廠除了降低汽車配置外,選用較廉價的非環保材料也是通常做法。曾經著名學府清華大學,針對市面上的主流的家用轎車同,做過一次車內空氣質量調查,結果很驚人。高達六成的汽車都不合格。在這些不合格的名單中,很多都是我們能念出來的暢銷車型。
當然為什么這些新聞沒有鋪天蓋地的爆出來,除了車廠做了發媒體公關外,將新聞、貼子該刪的刪的。該隱名的隱名,還和我們的有關法規監督制度不健全有關。這和牛奶界一個道理,采用全世界低標準,大部分產品自然是合格。
車內空氣質量差,危害不容小覷
為何要重視車內空氣質量呢?這是因為車身內部材質及裝飾材料中一般會使用到各種人造板、膠合劑等,其游離的有毒物質和氣體是可疑致癌物。長期接觸低濃度的此類物質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經紊亂、妊娠綜合癥,引起新生兒體質降低;高濃度時,則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都有毒害,還可誘發胎兒畸形、嬰幼兒白血病。
早在2004年,有個買了凱越的家庭,因為孩子患白血病,告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車主自稱,家人發現這輛凱越新車的車廂內總有股濃烈的異味,刺得人眼淚直流,開車時間稍長還會出現輕度眩暈。所以懷疑孩子患病和車內空氣質量有關。
官司自然是敗了,因為上海通用認為,其生產的車輛通過了國家強制認證體系,符合國家相關質量標準,根本不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合理危險,且車內環境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復雜環境,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并不適合作為汽車車內空氣質量的參考標準。據此,他們認為,原告身患疾病與被告生產的車輛不存在因果關系。法院自然是支持生產合格產品的上海通用。
小編相信只有等到有一天我們國家強制認證體系及國家相關質量標準提高,我們的廣大車主才會有更多的健康保證。
消毒方法雖多但沒有最好,多殺毒幾次才是保證
目前給車內消毒的方法有很多,小編總結一下,有以下幾大類型:1、化學消毒;2、氧吧離子消毒;3、光觸媒消毒;4、蒸汽消毒和活性碳消毒。
化學消毒
空氣凈化劑除味
竹炭公仔除味
每種類型都各自有優缺點。比如化學消毒,是主要是利用一些消毒劑對汽車部件進行噴酒和擦拭,通過化學作用達到出去病菌的目的,這種殺菌方法操作簡單易行,病菌殺滅比較徹底。但是對材料釋放出的一些有毒物質幫助不大。
不僅是化學消毒,其它幾種方式也一樣存在明顯的弊端,有的只能清除依附在材料表面上的有毒物質,但是這些非環保材料在使用過程中,還會不斷地釋放毒氣。所以不管用任何方法消毒,都不能一勞永逸!
小編建議在新車入手的6個月里,最好多嘗試殺毒幾次,多天窗,這樣的車內空氣質量才會比較保險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