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空氣污染這個詞隨著多次的豪車車主大鬧展臺及4S店,開始走入車主視野,2013年央視的3.15曝光豪車阻尼片問題,車內空氣質量正逐步受到車主關注。
實際上我們國在2012年3月1日開始就已經實施的國內首個車內空氣質量標準――《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指南》明確規定了車內空氣中有關苯、甲醛等8種常見的車內揮發性有機物濃度的限值。可惜實施以來收效甚微,這主要是因為《指南》是推薦性國家標準而非強制性國家標準,意思就是讓車主在購車時,如果對空氣的質量有異議,可以提出檢測,如果檢測不達標,車主可以不購買該車。但車主在購買之后卻不能按該標準提出賠償。其次,車內空氣標準涉及指標均為揮發性有機物,雖然參考了國外標準,不及歐盟、北美嚴格,種種原因導致《指南》流于一紙空文。
對于車主來說,花時間去研究指南并不是最好的選擇,你只需要知道指南里對各種有害物質的含量標準、那些常見的有害物質是什么,有哪些危害?又埋伏在車里的哪些位置?這些至關重要的問題,下面將詳細為大家解答。
《指南》里對車內空氣的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濃度要求均有要求,詳情請看下面表格。
車內空氣有機物濃度要求
車內空氣污染源包括汽車車內的儀表臺板、地毯、門內裝飾、頂棚、座椅總成、汽車線束等部件都有可能釋放有害氣體,這里面,要數甲醛、二甲苯、苯等有毒物質污染后果最為嚴重,同時車身內瀝青材質的阻尼板甚至還含有高致癌物多環芳烴,除了這些,還有外來的垃圾、細菌、微生物繁衍產生的污染。嘔吐物,酒,食物(餅干屑水果渣),飲料殘留,煙頭,皮屑,腌漬物(咸魚干,海鮮,發臭的肉等)也是細菌及害蟲滋生的溫床。
車內空氣污染來源
那些讓人聞之色變的有害物質,你對他們的危害性又了解多少呢?
甲醛
甲醛是原漿毒物,能與蛋白質結合,合成樹脂、表面活性劑、塑料、橡膠、皮革等材料以及消毒、熏蒸和防腐過程中均要用到甲醛。當人吸入高濃度甲醛后,會出現呼吸道的嚴重刺激和眼刺痛、頭痛以及支氣管哮喘等癥狀。
苯
苯易揮發,是工業上應用很廣的原料。高濃度苯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會引起急性中毒;長期接觸苯對造血系統有損害。
甲苯
甲苯與苯相似,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甲苯可出現眼及上呼吸道明顯的刺激癥狀、眼結膜及咽部充血、頭暈、惡心、步態蹣跚、意識模糊。
二甲苯
人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甲苯或二甲苯,會出現中樞神經麻醉的癥狀。二甲苯主要來自于合成纖維、塑料、燃料、橡膠等物質中和油漆、涂料添加劑以及膠粘劑、防水材料中。
TVOC
TVOC是空氣中三種有機污染物中影響較為嚴重的一種。能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功能,嚴重時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出現變態反應。
這個隱形的殺手每天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身體健康,車內空氣質量警鐘已經敲響,希望車主提高意識,為了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采用必要的手段提高車內空氣質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