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揭秘電子眼抓拍違法行為規則 解讀電子眼的抓拍疑問
記者從濟南交警支隊了解到,近日全市各交警大隊指揮中心全面開展視頻巡檢行動,利用視頻監控對轄區內交通違法行為展開集中抓拍,實線變道、機動車不走機動車道、網狀線停車等是抓拍重點。據了解,視頻監控抓拍覆蓋的區域更廣,可能會在表面看來沒有抓拍設備的地方也進行抓拍。
在市中交警大隊指揮中心,民警在監控屏幕上搜尋違章車輛。
與此同時,在一些汽車網站論壇,有人用頗為專業的語言描述了電子眼的工作原理,并教了網友一些躲避的辦法。現實中的“電子眼”是否真如帖子所說存在各種漏洞?針對駕駛人提出的電子眼抓拍五大疑問,記者采訪了濟南交警支隊歷下大隊交通科民警,交警也進行了詳細的解答。民警表示網友的“揭秘”有些有道理,但大部分都是錯誤、過時的信息。“躲避電子眼最好的方法就是文明駕駛。”民警說。
【疑問1】 被連拍3張照片才有違法記錄?
有網友說,被電子眼抓拍的違法車輛,需要3張照片才有效。以闖紅燈為例,第一張是前輪過停車線,第二張是后輪過停車線,第三張是車過對面路口的停車線。少了任何一張都不會被記錄。
交警說法:這個說法基本正確。按要求,公安部信息數據標準的確會保存這樣3張照片,以證明車輛在紅燈時過了停車線并繼續往前行駛的狀態。不過,現在的電子警察都是攝像頭,這3張照片是從視頻上截屏下來的,而非數碼相機需要連續觸發快門來拍攝,所以不存在少拍一張、無法取證的情況。事實上,除了照片外,交警還會保存一段10秒鐘的錄像,以備驗證。
對于取證不足的情況,可能存在因為客觀原因導致車牌號沒有拍清楚等特殊情況而不會上傳違法記錄。
【疑問2】 紅燈亮后3秒鐘電子眼才啟動?
有網友說,有電子眼的路口在停車線前后,都挖有菱形的槽子,里面藏的就是感應線圈,電子眼以此感應路面上汽車傳來的壓力,通過傳感器將信號采集到處理器。但是,紅燈亮后3秒鐘電子眼才啟動,所以紅燈剛亮時可以闖過去也不會被電子抓拍。
交警說法:這個說法已經落伍了。剛開始使用電子警察時,使用的是數碼相機,只拍一張照片。由于當時相機觸發技術不夠好擔心誤拍,的確是紅燈亮后3秒才會啟動電子眼。近幾年,電子警察改用攝像頭了,會完整記錄整個闖紅燈的過程,所以不存在3秒鐘的延遲期,紅燈一亮電子眼就會啟動。
另外,現在有一部分感應線圈是通過視頻檢測虛擬的,紅燈時,只要車輛進入設定的感應檢測區域內,電子警察就會啟動拍攝。
【疑問3】 闖紅燈越線車輛停止不會被拍?
有網友說紅燈亮了,如果車前輪過了停車線照了第一張不要緊,只要停著不動就不會被拍第二張,也就不算闖紅燈。如果車輛繼續移動,不管是向前還是退后,只要再次壓到停車線,就會被拍第二張,這樣就算闖紅燈了。
交警說法:紅燈亮后只要越線就會被拍。不過,越線后停著不動和繼續向前行駛,屬于兩種不同的違法行為,處罰力度是不一樣的。前者屬于“通過路口遇停止信號時,停在停止線以內或路口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越線停車,處罰相對較輕,罰款100元,記2分;后者屬于“不按交通信號燈規定通行”,即闖紅燈,罰款200元,記3分。
如果車輛越線后又往后退,由于電子警察可能記錄不了車輛退回來的狀態,仍然會按“越線停車”進行處罰。
【疑問4】 一個電子眼只拍一個車道?
有駕駛人分享“心得”:馬路上的電子眼,一個攝像機通常只拍一個車道,少數可拍兩個車道,一般都是設在從左向右數的第一和第二條車道上。所以,走最右側的車道是最“安全”的。
交警說法:這個說法不全對。早期的電子警察采用的是標清攝像頭或數碼相機,像素比較低,清晰度不夠好,的確只能管一個車道。近幾年全市新增一批高清攝像頭,有300萬像素的,可以管2個車道,也有500萬像素的,可以管3個車道。目前濟南市絕大多數電子眼均是高清攝像頭,而視頻監控系統更是可以360度隨意旋轉、任何車道和角度均可拍攝。
目前不少有多年駕齡的老司機似乎對電子眼抓拍頗有一些心得,知道如何“規避”。對此交警表示,電子眼抓拍并無規律可循,最好的躲避電子眼抓拍的辦法就是文明駕駛。
【疑問5】 一周內無違法通知就沒事了?
有網友發帖子說,電子眼拍的違法照片,存儲在電子眼底下的存儲卡里頭,數天取一次。對于該照片工作人員先檢查違法證據是否充足,然后再提交給交警部門。當圖像被下載傳輸到指揮中心后,就需對圖像進行登記、編號、公告,再傳輸到中心計算機數據庫。指揮中心收到圖片,會將車牌號信息與車管所信息相比對,從而調出車輛的綜合信息,如車主、車型、顏色等,然后由信息處理人員輸入網站,以便違法車主能夠進行查詢。“感覺不對時,到網站上查查,一周內如無通知,就是信息未被處理,表示車輛的違法行為沒有被抓拍下來。”
交警說法:這個說法是錯誤的。首先,所有的違法數據都是在交警支隊處理的,有專門工作人員做這項工作,在錄入數據庫之前,全部要進行人工審核,以減少差錯;其次,按公安部的規定,在13個工作日內把違法信息上傳到網上,以便車主查詢。
除了網上查詢外,現在還有短信通知,不過有時候因為信號等客觀原因有些短信會丟失。而對于數據上傳目前還存在一定誤差,做不到百分之百準確。有的車主去年檢時被告知有違法未處理,但自己在網上查不到,會有這種情況出現。為了確保信息完全準確,駕駛人可到就近的交警部門進行查詢。
高清電子眼能360度旋轉抓拍 不只車牌號,連表情都看得清
時報11月25日訊 (記者徐敏)“這個路段沒有電子眼,怎么我實線變道的違法行為還是被抓拍下來了呢?”可能會有市民有這樣的疑問。記者從濟南交警支隊了解到,近日全市各交警大隊指揮中心全面開展視頻巡檢行動,利用視頻監控對轄區內交通違法行為展開集中抓拍。
24日上午,記者在歷下交警大隊指揮中心看到,民警正在使用視頻監控設備對各種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抓拍,其中實線變道、機動車不走機動車道、網狀線停車等是抓拍重點。值班民警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對各種違法行為的抓拍均是使用固定的電子抓拍系統,主要是安裝在各個路口的設備,駕駛人可以看得見。有些老司機可能會在沒有固定設備的路口路段違章,此次利用視頻監控系統是為了與固定抓拍設備相配合,彌補固定設備不能涉及的路口路段。民警提醒駕駛人不要心存僥幸心理,視頻監控抓拍覆蓋的區域更廣,可能會在表面看來沒有抓拍設備的地方也進行抓拍。
這種視頻抓拍設備的清晰度和取證效果如何?記者在指揮中心看到,監控可以360度旋轉從任何一個角度跟蹤違法機動車;民警拉近機動車的距離時,記者看到不只車牌號,甚至連駕駛人的面部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民警對不同的交通違法行為有針對性地拍下作為取證的照片。對這些拍到的違章照片,系統會自動進行壓縮保存,傳輸至“非現場執法錄入系統”,經工作人員信息錄入再提交至“違法業務處理信息系統”,嚴格審核后認定交通違法事實成立,形成一張交通違法罰單。
民警介紹,所有監控設備記錄的照片,一般會具備時間、地點、車牌號、禁行標志、違法狀態等各種要素,證據齊全才生成罰單。即使各種違法要素都具備,也允許當事人查詢和申訴,進行行政復議。如果當事人對道路監控系統記錄的資料有異議,可到交警部門各交通違法處理單位窗口進行先期受理,由民警核實監控記錄資料。
對由于套牌車輛等原因引起監控記錄資料無法甄別,造成當事人有異議的投訴,當事人可以書面提出受理申請,由交警支隊統一受理,并通過內部流程予以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