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之后 萬向麾下的菲斯科何處去?
媒體報道,“中國萬向集團擬重塑所收購的菲斯科汽車品牌,采用新名稱‘Elux’,且發布計劃或將延遲至2016年”,自從萬向花費1.492億美元從李嘉誠之子李澤楷手中競購完成,事關菲斯科的消息便很少出現,此次消息的發布,有點讓人生疑。
筆者就菲斯科中國行尋找金主的時候,撰文談過這個事情,早在前年,包括吉利汽車、東風汽車、北汽汽車先后卷入菲斯科汽車并購,筆者的態度是“不靠譜成分居多”,之后,菲斯科汽車的售價降至2500萬美元,讓其性價比成為購買的重點,然后包括萬向集團與李澤楷和菲斯科本人對于菲斯科汽車復燃興趣,以及李澤楷旗下公司已經將價位提升至5500萬美元,最后萬向汽車更不差錢,出了對手兩倍多的價格,其中曲折以及最后對于菲斯科本身價值的過高估計,此次事件一定程度上印證了筆者的觀點。
再次回顧這則消息,有幾個看點:“Elux”是取代“Fisker”還是新增一個產品序列?如果是取代的話,利弊如何? 投產延遲至2016意味著什么?我們根據報道信息和歷史信息去一一梳理。
“Elux”是取代“Fisker”利弊如何
如果報道屬實,萬向使用“Elux”來取代“Fisker”,我們有很多理由來相信這則消息是真的,這要從菲斯科汽車本身的歷史談起,菲斯科汽車創始者是亨利•菲斯科,此前他是阿斯頓•馬丁和寶馬的設計者,在行業內頗具名氣,他在2007年幫助菲斯科汽車融得了12億美元的私人投資,不過由于財務困難以及與眾多高管不合,離開菲斯科汽車,在萬向與李澤楷競購的時候,他是站在李澤楷一側的,這個角度來講,創始人名字命名的企業和車型,在創始人經營不善時離開,更換名稱也顯得“理所當然”。
如果還需要理由的話,那就是“菲斯科·卡瑪”產品本身的不給力,與Model S比起來,這款車的知名度和認知度明顯小了很多,特別是前期產品停產,可能本身也是一種負面形象。
不過,筆者認為如此簡單地更換整個產品序列的名稱,并不明智,在萬向并購菲斯科的時候,筆者就曾經建議萬向拿出這些資本開展相應的混合動力汽車、電動車技術研究,加上自己本身的各種資源,這種研發并不困難,且菲斯科本身研發體系不完善、產品認知力弱等方面的因素,高額購買并不明智,不過既然花了這么大價錢購買了,就要好好利用,至少一定程度上,菲斯科這個名字遠比“Elux”更加具有認知度,簡單地取代和扔錢也沒有什么區別了。
“菲斯科投產延遲至2016”意味著什么?
再者就是投產延遲的事情,這個事情更加印證了此前并購的太倉促,菲斯科本身研發的車型是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更確切點講是一款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很多報道為了顯示這款車性能,總是談到菲斯科卡瑪續駛里程(參配、圖片、詢價) 是480公里,事實上,對于增程汽車來講,只要油箱足夠大,續駛里程與傳統汽油車沒有任何區別。
而本次延遲投產,意味著研發體系、生產體系的不成熟,這更意味著此前花費數億人民幣購買的東西如此有限,在當下無論是特斯拉還是其它汽車制造商新能源汽車產品投放層出不窮的時候,如此延遲,可能意味著機會的喪失。
新能源汽車技術與機會是一個反函數關系,當技術不成熟的時候,機會會很多,這個時候它是個新興的事務,讓很多消費者給予很多關注,也促生了品牌力的傳播,比如說我們看到的特斯拉汽車的Model S,甚至比亞迪系列電動車,這種傳播,伴隨著消費者或者潛在消費者的好奇,給予品牌本身免去了很多費用,不過,隨著技術成熟,當每家汽車制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時候,這個時候推出一個新品牌,特別是售價超出很多人預期的時候,突破難度是非常大的,試想十幾萬美元能夠是Model S兩倍的價格,萬向又有什么樣的勇氣和能力讓眾人都不認識的“Elux”讓消費者花費如此大的價格去購買?
萬向的集成融合潛力大、能力有待觀察
萬向購買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商,主要的目的是打造一個完善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鏈條,對于萬向集團來講,它本身具有的潛力,要遠遠比起表現起來的更強大,無論是收購電池制造商A123,還是菲斯科,這種整合能力并沒有充分體現出來。
在萬向集團并購電池供應商A123的時候,曾經受到北美多位議員的詬病,認為是一種技術轉移,筆者也多撰文駁斥這種觀點,最后成功并購A123,讓萬向造車夢更近了一步,在成功并購了菲斯科汽車的時候,媒體希望看到的是,一家著名的電動車電池制造商的擁有者與一家電動車擁有者合二為一,似乎應該帶來一個全新的產品體系或者品牌,讓這個品牌產品力、品牌力大為提升,不過,失望的是,我們看到的則是僅僅萬向負責的豪情(參配、圖片、詢價) 壯語,而沒有太多喜歡的產品計劃。
更進一步來講,我們不僅僅沒有看到菲斯科電動車的誕生,甚至作為當時最為出色的電池供應商A123的產品,也逐漸被松下、LG等電池供應商取代,這個時候,我們談論事情的時候,真的不能簡單地論及潛在的技術實力了,而是戰略方面、運營方面、集成方面等相關的能力和智慧了,這些方面可能還需要萬向拿出足夠的勇氣去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