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裝人還能迎戰嗎?若胎壓監測系統將成新車標配
導言:9 月 27 號,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敲定了《乘用車輪胎氣壓監測系統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的國家強制性標準(下文簡稱《新標準》),這意味著今后我國境內銷售的汽車——必須搭載胎壓監測系統。該標準一經推出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汽車企業、TPMS 企業等各方對胎壓監測技術和市場展開了廣泛和深刻討論。輪胎氣壓監測系統是什么?《新標準》包括哪些內容?新標準究竟會帶來哪些新變化?
一、輪胎氣壓監測系統是個什么鬼?
我們為什么要控制胎壓?在介紹輪胎氣壓檢測系統之前,我們有必要先為胎壓在汽車使用當中的作用做一次嚴肅的正名:
1、性能方面:輪胎,是汽車上唯一直接與地面接觸的承重部件,胎壓是影響輪胎性能的重要因素。胎壓過低,會使胎體變形過大、簾線過度疲勞、胎側易出現裂口;胎壓過高,會減小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加速胎冠磨損。
2、安全方面:合理監測和控制胎壓,能夠有效預防因胎壓異常帶來的爆胎幾率。
3、維護方面:非正常胎壓帶來的輪胎磨損、能耗增加,是極容易被普通消費者忽視的環節。
顧名思義,輪胎氣壓監測系統(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s,簡稱TPMS),是指安裝在車輛上監測輪胎氣壓并在胎壓發生異常時報警的輔助系統。TPMS必須依靠一系列監測和調節技術和硬件才能實現。
從實現方式上講,目前市場上胎壓監測產品主要有三類:雙向直接式、單向直接式和間接式。
從時間節點上講,目前市場上胎壓監測產品主要分為兩類:前裝環節和后裝環節。
這次發布的國家強制標準,主要是前置要求所有廠商在我國境內銷售的車輛必須集成胎壓監測設備,這一標準的出臺將深刻影響近幾年飛速發展的后裝胎壓監測市場。
二、《新標準》包括哪些內容?
《新標準》,只是新在強制性上。其前身是推薦性國家標準《基于胎壓監測模塊的汽車輪胎氣壓監測系統》(GB/T 26149-2010),早在2006年就開始醞釀,2009年開始實施。其目的在于引導胎壓監測市場能夠沿著雙向直接式方向健康發展,堪稱史上最嚴。
歐盟和美國等成熟市場,基本上在同時期也都出臺了類似標準,強制推行出廠新車必須搭載TPMS系統。
三、新標準究竟會帶來哪些新變化?
1、前裝集成胎壓監測系統,無疑會提升整車在節能、安全和性能方面的表現,對于消費者和整個行業而言都是利好消息。
2、然而,前裝集成,是一個必選項目,這也就意味著之前通過配件廠商攤薄的成本,會重新回到整車上。換言之,消費者需要為節能、安全和性能的提升用真金白銀買單,這對新標準下的新款產品的銷售帶來不小的挑戰。
3、如果以上兩點是選擇題的話,那么對于胎壓監測企業而言就是一道分值極大、攸關去留的必答題。
技術力量雄厚、擁有整套解決方案的廠商,或許可以單獨或組成聯盟為車企標準化的解決方案,降低雙方的生產風險和成本,同時標準化生產也為日后監測、維修、產品迭代鋪平了道路。
技術力量相對較弱,無法參與大高級副本的中小廠商,尤其是主要參與后裝市場競爭的廠家,或許除了抓緊搶奪存量市場,就只能尋找尚未推行類似標準的海外市場了。
編輯點評:標準化,是行業成熟的表現。隨著胎壓監測新標準的實施,符合我國汽車行業健康發展長遠利益,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加節能、安全、性能穩定的汽車產品。同時,行業成熟,會為每一個參與者帶來機遇和挑戰,如何在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居安思危,是每一家廠商都應思考的重大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