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到的是汽車電子寒流 看不到的是“一帶一路”國際機遇
國家提出“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后帶動了不少國家和不同行業的經濟發展。而在這兩年,處于大寒流的中國本土電子企業是否也可以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新機遇,利用國際化平臺走出去,更容易拓展國際市場呢?從國內到國外的路上,有什么辦法實現轉型?又有哪些國際市場值得電子企業走出去?
針對這些問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主辦,商務部貿易發展促進局承辦,中國機械國際合作有限公司、南光國際會議展覽有限公司、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共同承辦的“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汽車電子企業國際化機遇”于11月4日在澳門威尼斯人舉行。出席的企業有近百名汽車電子相關企業代表,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國機集團、中興、航盛電子、華凌安、中通視際等汽車電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代表。本次會議的目的旨在搭建一個汽車電子產業企業與國際市場交流的平臺,加強汽車電子相關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溝通互動,推動汽車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
會議現場
韓曉軍嘉賓致辭
汽車電子面臨的產業 智能駕駛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帶一路”下的汽車電子面臨的機遇,航盛電子李國兵就從智能駕駛說起。順應市場與客戶需求的急劇變化,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大力開發智能駕駛,想要實現智能駕駛,必須認識到電子產業成為連接新技術和傳統技術的載體。實際上,芯片,算法,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就掌握在中小企業,所以要充分認識到國際形勢的發展很需要掌握核心技術的中小企業。
在經歷了發展歷程上的三個“十年”之后,航盛電子結合內外因素,分析了自己未來在國際上的布局,隨著“一帶一路”的政策,航盛電子已經做好了沿線整體布局,在提供產品的同時,還會輸出設備和技術。航盛堅信在不斷開發技術的基礎上,走出一個屬于中國的汽車電子國際品牌。
不說國外,國內汽車的銷量截止9月止已經達到了2200萬輛,整個汽車電子在重車中所占比例也一直都在上升,所以說汽車電子空間并未達到飽和,機會非常多。
中國汽車電子領軍企業-航盛電子李國兵
全球化平臺助推汽車電子市場 選好平臺路徑更快捷且省錢
受邀請出席的阿里巴巴特聘專家講師阿里十大名師、名人堂名人楊剛在分享中提到,世界的路很廣很長,如果想迅速發展還得借助不同的全球化平臺。目前我們的汽車零部件的出口額同比是處于下降的趨勢,但是世界的需求是龐大的,只要找準合適的機遇,合適自己的平臺,資源就更容易掌握在手中。
對于平臺的嚴謹選擇,深圳市華凌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展玲表示非常認可。這位有著13年外貿經驗的女士,在平臺的選擇上做了很深入的分析,其中包括中國制造網、阿里巴巴等。但要注意,平臺的選擇得有先后和技巧,最初選擇要專注于覆蓋面,有了覆蓋面才從價格和實際詢盤量做對比和分析,并且確定自己產品的個性特點和適用國家區域。但做外貿要切記:要耐心,不得浮躁,學會等待。
阿里巴巴特聘專家講師阿里十大名師、名人堂名人楊剛
深圳市華凌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展玲
產品平臺是基礎 法律法規是前提
每個國家的法律法規各有不同,而根據不同的氣候、習俗等又因此產生不同的規定。在有個性化產品的基礎上,借助最有利的全球化平臺走出去之前,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任汽車零部件檢測部部的張成才就特別提到,走出去的前提是要很清楚一帶一路國家汽車電子政策法規要求,否則產品不達標,一切都只能是白搭。
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汽車零部件檢測部部長 張成才
總結:“一帶一路”給路上的國家和各行業帶來了很多機遇,想抓住這些機遇走出去,汽車電子首先要強身健體,練好內功,把產品做好,再借助平臺大膽走出去。這里必須提到的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塔已經逐漸成為汽車電子外貿市場的新區域。本土汽車電子企業想實現轉型,大可以結合國家政策,把眼光放遠點,大膽走出去。

本文標題:看得到的是汽車電子寒流 看不到的是“一帶一路”國際機遇
本文原地址:http://www.arabaticareti.com/news/NewInformation/201711/7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