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們扎堆車載系統 汽車廠商會有哪幾個新選擇?
最近有關BAT在汽車領域的新聞可是接二連三。11月16日,百度將DuerOS車載版獨立,推出了阿波羅小度車載系統;11月8日,騰訊推出了AI in Car車載系統;10月份的云棲大會上,阿里與上汽合資公司斑馬網絡的斑馬車載系統也升級到了2.0版本。
一個個互聯網大佬在下半年都瞄準了車載系統,這里面到底是有什么新機遇?
傳統車機的WinCE系統奠定基礎 但已成明日黃花
老一代車機所應用的WinCE系統,是微軟基于PC Windows操作系統而研發,不論是設計,還是操作方法和PC Windows操作系統都非常相似,我們完全可以將它看作Windows 95的精簡版。如今,在一些低端入門車型上,我們還能看見WinCE車機的影子。
winCE系統的傳統車機
WinCE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穩定,對CPU、運行內存等硬件的要求并不高,擴展性差,用戶在WinCE系統下并沒有太多娛樂功能的選擇。常用的導航,收音機,藍牙免提和DVD四大基本功能,可以滿足車主的剛性需求。
隨著Linux和Android的沖擊,WinCE因其有限的拓展功能,更適合做功能機。WinCE逐漸被淘汰,成為明日黃花,但毫無疑問它為車載系統的起步奠定了基石。
勢正當頭的Android系統 聯網功能強大
Android在手機市場的成功,也刺激了安卓在車機產業上的發展,因其方便聯網帶來的智能化與智能車機不謀而合,在后裝車機系統上稱霸。Android車機,就像把你的智能手機搬上了汽車。其具有強大的聯網功能,各種娛樂軟件、導航APP可以任意下載。
Android系統的后裝車機
安卓系統吃硬件配置是出了名的高,所以系統偶爾卡頓、閃退也時有發生。不過通過堆砌花樣配置、功能也吸引許多用戶為其買單,畢竟車主對安卓系統都較為熟悉。
黑莓QNX在前裝車載系統吃香
前裝、后裝車機的車載系統并非相同。如果說Android是后裝車載系統主力,黑莓QNX在前裝車載系統吃香。人們耳熟能詳的寶馬ConnectedDrive、奧迪的MMI、奔馳的COMMAND系統,均是基于黑莓旗下的QNX打造。
基于黑莓QNX的奧迪MMI
QNX作為一款嵌入式系統,兼容Android系統,在QNX平臺上,Android有它獨立的運行空間。同時集成了HTML5、Qt框架,汽車公司在設計人機界面時,可以滲入自家的設計語言和產品特色。就像我們看到奧迪MMI和寶馬ConnectedDrive系統有著不同的用戶界面和交互方式。黑莓QNX憑借著高穩定性,并能夠給予車廠高度定制權,故而受到眾多廠商的青睞。
除了QNX,Linux也在車載系統中也占據一席之地。特斯拉的17英寸大屏幕采用的也是Linux系統。
特斯拉大屏車機
小結:相較于QNX、Linux“傳統勢力”,如今BAT扎堆車載系統嶄露頭角,汽車廠商在車載系統上有了更多的選擇。不久,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汽車增值服務也將附加到車機身上。畢竟,人們買車時考量重心也慢慢地從引擎蓋下方轉向關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但是,想要搶占這部分市場還是需要苦練內功,加強自己的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