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為何沒有在國內普及 誰又將是未來的主導
相信大家對于柴油車的認知,還是卡車、貨車系列以及少有的越野車搭載柴油機。其實說起柴油機,先入為主的觀點就是它噪音大、排放污染嚴重、車輛行駛質感不如人意(這里的質感特指震動較大)等等一系列問題。
早在上個世紀末期,大眾公司曾向咱們國內市場推廣過柴油車,當時柴油車的發展受到了一系列的阻礙,消費者不買單、政策的影響最終導致柴油車不了了之。
柴油機的優點:
● 柴油機熱效應以及燃油經濟性要好于汽油機
這是源于柴油機采用壓縮空氣的辦法提高空氣溫度,當空氣溫度超過柴油的燃點,此時噴入柴油、柴油噴霧和空氣混合進行點火燃燒,高壓縮比低轉速的特性,能夠把熱量更好的轉化為動力輸出。
● 功率大、動力強勁
柴油發動機依靠壓縮缸內柴油和空氣的混合氣使其燃燒以完成做功。而汽油機則是把汽油和空氣的混合氣體送入汽缸后,依靠火花塞點燃使其完成做功。在相同功率的情況下,柴油機的扭矩大,最大功率時的轉速低,柴油發動機在重載、大負荷、爬坡時有著汽油發動機無法比擬的優勢。
● 柴油機結構簡單
由于柴油機供油以及燃燒系統相比于汽油機更加的簡單(沒有汽油機高壓點火系統),所以相對而言可靠性、故障率較低。
優點如此之多,為何國內難以普及?
● 技術的匱乏
眾多周知,目前我國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發展電動車上,相對于復雜的發動機系統結構,我們確實短時間內無法趕超國外技術。無論汽油機還是柴油機,在技術研發方面,我國技術都難以實現短期追趕。
雖然柴油機的構造相對簡單,但技術難點要比汽油機更加難以突破。面對日益嚴格的各國排放標準,想把柴油機排放控制在合格線以內,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柴油機技術問題,在控制排放方面,國內技術水平確實不如海外技術過硬)
● 政策的指導
在幾年前國內許多當地政府都頒布了禁止柴油車進行,甚至有的地方禁止給柴油車上牌等一系列的禁令措施。雖然近期有地方重新規定的政策,但對于普及柴油車還差之甚遠。
油品問題再起爭議
最后,關于國內柴油油品問題。相信這個話題近幾年一直都是爭論不休,究竟油品是否合格?其實大家心里都只是一個假象題,柴油機技術上就難以突破,即使擁有再好的油品,也難以實現普及。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柴油是多數為工業發展,屬于國家重要經濟物資,一旦普及難以承受用量需求?關于這點說法,筆者則認為沒有數據上的資料支持,都只是假命題進行的推斷,到底會不會加大“柴油荒”我們無法接進行判別。
國內油品是否合格,個人認為無需進行爭論,當前的政策指引是偏向于電動車方面。無論結果如何,柴油的油品早已不再是如今討論的問題,換句話說,柴油機或許注定不會在國內進行普及。
總結:真正阻礙柴油機發展的是國家政策的指導,任何一個產業缺少了政策的扶持很難發展推廣。再加上消費者對于柴油車的概念深入腦海,以及柴油機確實存在震動、噪音等問題,這也進一步使消費者遠離的原因。
或許民用的柴油車更多都只是充當玩具以及道具的角色,真要所謂上升到家用級別,它并不是你的首選。關于柴油機以及汽油機的對比,也有許多專業人士進行過分析,但無論如何,筆者都認為爭論的意義不大。
電動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是不爭的事實,而對于柴油機以及汽油機也會隨著時間、技術的發展都會逐步減少,最終民用級用車都會改為電動機。寫到這里,并不想爭論出到底柴油、汽油哪家強,勝者都不會是我們熱愛的燃油車。當我們還沉醉于多缸發動機時V8、V6之時,它們已經慢慢離我們遠去。
曾幾何時,大排量自吸、多缸是我們的夢想,而現在......誰的技術過硬、排放更加環保、誰的油品更好都已不在重要,享受當下我們還可以享受燃油車給你的快樂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