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第中屆)中國物聯網大會今天(4月23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同期還將舉行2013中國國際(北京)物聯網展覽會。物聯網世界網作為本次大會的獨家合作媒體將全程在線直播此次大會的盛況。
深圳市車友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侍強
會上,深圳市車友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侍強“車聯網開啟智能互聯車生活”為題作的主題報告。
以下是文字實錄:
【侍強】: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上午好,我是來自深圳市車友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待強,很高興在春暖花開季節跟各位業界同仁共同交流探討物聯網車聯網發展,記得在去年這個時候,我們車友互聯也參加這次大會,并且在大會上做發言,這一年以來,不管是移動互聯網還是物聯網都取得了很大發展,車友互聯作為車聯網這個行業國內比較領先企業,這在行業里面,我們的感受我們的理解,我們的認真思考,今天拿過來跟各位同仁交流,探討,也向各位同仁學習。
首先講一講我們車聯網在國內發展,我們認為車聯網這個行業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這兩個目前在國內磅礴發展的新的事物,聚焦到汽車上的載體,本身他是有移動屬性,然后在車上安裝各種各樣的傳感器,所以我們還認真考慮了本身具備物聯網感受屬性,今年以來我們明顯感覺到作為物聯網分支,速度明顯加快的趨勢。我們在兩年之前,在全國各地講車聯網的時候還有很多人疑惑,它有什么用,現在明顯少很多,已經越來越多業界人們的共識,我們理解首先是車聯網基于移動通訊技術,將安裝與車內的各種傳感器,智能終端同后臺系統聯網,實現人車路服務商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讓車信息化、智能化,使車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適。我們所做工作首先更聚焦于智慧汽車,目的是讓行人更安全,操作起來更簡便、更舒適。
基于車載導航系統在國內發展迅速,越來越多車安裝這樣設備,本身可聽可視,可操作可互動,當前環境下是車輛最佳的載體和服務終端,每個企業角度不同都有不同理解,我們可運營可視角度講仍然是最佳載體。
我們理解整個目前在車聯網技術架構,基于一些物理基礎網絡平臺,云計算平臺,云管理平臺等提供了基礎的信息技術能力支撐平臺,數據挖掘平臺,上午吳院長跟我們談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還有服務的運營能力,提出PEAS,然后基于這樣平臺,針對各種行業的應用,所以最終實現大數據的運用和服務,為行業用戶帶來更多的應用。
我相信很多做車聯網行業同仁非常熟悉,車主不會簡單需要開車這樣一個需求,具體到他買車,開車、養車停車各個環節,分解成各種各樣車聯網的需求,類似于現在的導航,在行車過程當中按下鍵,路礦提醒、防盜系統還有類似緊急救援等,以車主服務為核心。
在我們提供平臺基礎之上,在內容提供商所提供關于導航、關于交通、天氣,再有娛樂方面的音樂、新聞還有這些停車場、住酒店、吃飯等等,各種各樣我們成為跟車相關的內容服務,都可以從車輛發展當中找到自己定位,找到自己的方向。
那正是因為車聯網鎖定車主群體,所以我們認為國家也在講如何拉動內需,車主相對來說消費能力比較高,目前車聯網上車率不到10%,所以正是這樣巨大商業空間,我們認為好好的重視車聯網的屏幕,好好運營,能給車主及各行各業帶來很大變化。車聯網發展到今天,整個國內從大的,向國家的政府,一些大的這些電信三大巨頭,各種各樣的內容平臺服務商、車場等都在車聯網,但是車聯網本身面臨現實問題,首先車聯網面臨用戶服務價值認知問題,我們做市場調研,在街上隨機去找10個路人去調查,你聽說過車聯網嗎,你了解車聯網嗎,聽說車聯網人用戶數占我們調查比例十分之一,正是因為行業發展初級階段,也在不斷摸索,首先面臨第一個問題,車聯網目前他缺少核心應用,這里面也是我們同仁在廣泛討論,所謂剛需,車主剛需,目前還不成熟不完善。
第二行業發展面臨難題,車聯網功能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你車聯網服務到底是不是應該向車主收費,如果你是免費關于車聯網提供商他們運營成本如何攤銷就成為一個問題,所以就是這個,也是在目前車聯網行業很多人都在討論,目前我們收費等到達一定階段時候向用戶免費,但是如何在你的用戶數量沒有上來之前維持企業發展是問題。
第三問題行業解決方案,不單單是車子的,各種各樣的行業,裝機率普遍不高,用戶率不高,對行業的影響力有限。所以借用互聯網行業創業教父一句話,今天很殘酷,每天更殘酷,后天很每天,但是絕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我們在探索車聯網發展初期如何找到產業發展支撐點方面做很多嘗試和努力。
那我們建議車聯網發展初期,如何聚焦于用戶核心價值,你的車聯網再好最終終端服務于車子,它好不好,車主最有發言權,我們把車聯網用戶價值體系設計,直接面對車主用戶他們價值體系,整個用戶停車、駐車、養車等等進行分解。
那我們如何去梳理出來,我們為什么認為LBS是車輛根本需求,核心需求,我們很多時候談車聯網,很多人核心結點定義車,但是我們認為車輛核心要素是人是車主,不是車。車本身是交通工具,所以我們要去考慮,站在車主角度去考慮,每次車主在拉開車門起動車之后思考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去哪?這條路怎么走?我相信這是絕大部分車主遇到的問題。我們完善LBS語音導航核心功能,目前研發的力量大部分聚焦核心功能,這個就是先智能手機普及,很多人已經開始體驗到語音識別的便利和它的用處,我們認為在停車特殊,語言交互是非常適合的,我們不能想象,車主一邊在開車著,一邊在屏幕上指指點點,所以說提高語音價值。有人擔心普通話沒有標準,識別率沒那高,我們在這方面做了不懈努力,如果說普通話不標準,兩次云識別不成功,最后后臺介入,目的讓用戶自己覺得好用。
第二問題很多人實時路況功能,我就是開著車上班下班的,這個不需要導航,但是你沒有辦法知道你前方路三公里開外到底堵車還是不堵車,你是愿意在路上等待還是另尋出路等等,我們不能簡單把智能手機業務搬到車物聯上,我們認為這種使用場景能夠讓用戶他的目標聚焦前方道路上,這些車載信息服務越少車子越好,所以我們開放語音報讀方式,不需要眼睛看,就聽就好了。
移動交互技術還做了車友與車友之間的功能,我們目的讓我們車主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通過信息技術能夠更便捷的開車,我們講語音導航這個LBS,基于位置服務,我們很多業界朋友很熟,怎么樣基于車主駕駛習慣,日常行使路徑,經常去的物理地段等等,自對推薦他所關心目的地信息,第一就是我要去哪,很多時候就吃頓飯,不一定知道去哪個地方,這個我們幫他選擇。我們怎么樣增加更強的互動性、娛樂性,增強用戶體驗,增強用戶的粘貼性。
多種外設備件支持,方便擴展外掛設備,提供更多的功能應用,很多人在講,智能手機非常強,1.6G有四核甚至八核的,我們的理解,正是因為我們車聯網有這么多豐富硬件設備,能夠提供很多很專業化功能,打個比方前幾年智能手機大發展的時候,把傻瓜像機慢慢取代,但是越來越多人用單板像機,我們認為智能手機跟車載智能終端有各有的利益,我相信基于云端互聯互通的關系,我們是這樣理解的,很多人有這樣疑問。
基于這樣硬件我們擴展很多硬件,就在功能上面,你的車找不到等等防盜措施。這些是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車友跟車隊功能,可以跟手機互聯互通。現在微信,我們的車隊車友進行語音通訊。
車聯網發展初級階段,我們現在的核心任務仍然是大力擴展車聯網用戶數量,我們講大數據講將來商業模式OTO,前提無疑不是大量車聯網終端用戶為前提的,整個行業發展運行數量還是處在初級階段,剛才講他的裝機率不到10%,我相信目前整個行業仍然是大力擴展用戶數量,所以車聯網行業本身他可以給很多傳統行業帶來產業升級和增值業務發展機會,正好車聯網借助這樣力量共同拓展車聯網的用戶。
這個是針對4S店,過去4S店買車賣車,提供汽車售后服務,現在有車聯網技術他用車管車等環節又有更多跟車組互通機會,不是簡單打電話發短信。這個我們在市場上以實例。一旦車聯網屏幕裝上車,4S店全周期的服務提供商,提供車主4S店運營平臺按照不同階段把一些需要的內容事實提供給我們。
這里面怎么建立客戶,客戶的數據,我們運營方法等等,這些我們都有現成案例,向我們展示左邊模塊,很好擴張車輛能力,叫BOX,他里面裝很多傳感器,有溫度傳感器、高度傳感器,這樣有豐富感知能力,這樣隨時隨地為我們后臺采集各種各樣的數據,這里簡單公里數等等駕駛習慣等等,大數據平臺這樣數字感知這樣終端物理基礎,這些數據支撐商品做運營決策,舉例來講歷程數到5000公里之后,他可能會忘了,這樣4S店作用就和平了,他的一些安全等,我們通過傳感器終端告訴給客戶,說的再好也做一些實例,很多朋友廣匯不錯,是最大的4S集團,他們去年已經全面上車聯網解決方案,目前新增用戶1到2萬,比例占到85%以上,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已經在市場已經真正落地,除了4S店還有很多行業在發展當中收益,類似一鍵報保險。我們還有停車記錄儀,幫助保險公司真實還原事故現象,這樣減少騙保性。
另外浮動車險問題,這就是大數據基本的功能,可能保險公司實施浮動費率提高重要支撐。開發商終端除了幫助運營商,因為是通訊終端,通過移動視頻等等,提高車主用戶的ARPU值。這個也是我們做嘗試,目前還不錯,除了本身運營商通訊管道之外,運營商也有很豐富的服務類的資源,像移動12580等等,聯通也有自己后臺服務,這些都可以達到專署運營平臺,低聲運營商車聯網他服務價值。
關于出租車行業解決方案,現在可能尤其北京這樣城市,現在越來越多智能手機上轉的智能招車軟件,我們這個車輛終端專門給出租車司機開發,這是車聯網后視鏡,安裝非常簡單,價格不貴,可以做到免費安裝,除了這些東西,考慮到出租車司機的群體,剛才說有語音聊天功能,非常方便,更重要語音操控功能,這樣功能相比較智能手機更容易被司機接受。
車聯網提供很好解決方案,這是智慧停車場,這里面很多大城市他的停車難題,我們提供停車預約功能,這個是智慧交通,有智慧公交車、物流等降低事故發生率,減緩交通用度,提升出行效率,保障行車安全等。希望到2030年之前通過車聯網成熟發展,對后達到道路交通零堵塞目標。最后環節也是借這個機會提一些建議,怎么樣如何共同創建車聯網行業共同發展。
首先期待車聯網行業標準能夠盡快出臺。我們希望國家層面一些標準盡快出臺,避免在行業發展初期、社會認知發生偏差,低估行業發展價值。
第二作為車輛方面參與主體,使自己終端軟件硬件包括我們后臺能夠具有開放性,這樣省得我們頂層用戶數據行為互聯互通,互聯網本質精神就是開放和共享,所以我們希望開放式的互聯互通式車聯網大平臺,共同推動行業共同發展,也只有這樣促進車聯網行業大發展大繁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