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綿陽某消費者因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而到4S店進行維權投訴,不料卻因該車輛是未經該品牌4S店正規渠道銷售的美規車型而產生爭議。汽車“三包”在綿陽已經實行兩月有余,大多消費者認為購車有了保障,4S店也擺好姿態表示欣然歡迎。但部分并非通過品牌4S店銷售的美規車在“三包”問題上卻面臨著“有法難依”的尷尬局面。
有規定難實施 美規車“質保 ”成老大難
何為美規車?簡單的來說,就是生產廠商按照美國標準生產的汽車,是代理商或進口車經銷商通過貿易公司從國外(主要是美國)的4S店合法進口的車輛。
美規車和中規車(依中國標準)的區別主要在于美規車是按照美國的相關法律、標準和市場需求生產的汽車。消費者選擇美規車無外乎價格便宜,有的車型相較于中規車價差達數十萬元。
同時,記者也了解到,奔馳、寶馬等少數豪華品牌曾經推出全球聯保政策,但隨后,有個別豪華品牌卻特別公告其品牌的美規車不可享受保修服務,這也使得美規車如何解決售后服務成為了問題。
“轉正”有門檻 質保或埋下隱患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豪車降價潮壓縮了美規車商利潤空間,“三包”政策落地后,個別車行的經營更是舉步維艱。
針對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先天缺陷,美規車商正在摸索一條向中規車的“轉正”之路。最常見的方式是繳納相應費用“轉正”后,到該品牌中規車4S店進行維修保養,但有些項目可能會追加費用,比如品牌承諾“××年內××萬公里以內”的質保多半就享受不到了。但對于消費者而言,“轉正”后仍將面臨來自“質保”方面的隱患。記者了解到,除了目前部分美規車行自稱能夠提供該項服務以外,針對“轉正”后的美規車,還沒有中規車4S店愿意履行該項服務。
一位德系豪車4S店售后服務經理曾私下向記者透露,“美規車的銷售利潤并非中規車4S店所有,4S店為他們進行售后服務僅僅是‘幫忙[’。這些車出現問題,4S店或者品牌中國公司當然沒有‘義務’來承擔這類客戶質保服務中產生的人力、物流、零配件等成本。”這位經理的話頗有代表性,而這也讓這些美規車所宣稱的“全球質保”淪為空談。
美規車“三包” 綿陽剛起步
隨著綿陽車市的不斷發展,除了品牌4S店陸續入駐綿陽之外,10余家美規車行也表現活躍。但美規車如何質保,已成為“三包”落地綿陽車市之后的焦點話題。
記者從本地一進口車商獲悉,目前美規車經銷商主要通過由開票公司和保險公司及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的介入,對美規車進行另類保障,對美規車車身的三大部件和綜合部件進行質量保證,成為解決美規車質保問題的主要途徑。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此模式還未完全推廣和成熟,美規車“三包”路途才剛剛起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