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世界各國拒絕核武器,削減核武器,講毀滅地球,但正因為有了核武器,地球上的戰爭反而少了,因為大家知道最終結果大家都要輸。也就是本人經常闡述原子彈并不可怕,威力不過如此,真正最厲害的武器是大自然,誰破壞大自然誰就會遭到無情的報復,同理,要想和諧必定要講平衡。
筆者在市場的中經常遇到一些企業主讓我對其員工講講心態課程,我一定會先問他們招人是怎么招的,這么多年商業經營以來有沒有員工的職業規劃,很多說沒有,我暗暗叫苦,這心態調頻我該怎么說呢?心態的背后需要什么支撐呢?筆者就此問題探討如下:
一、員工是投資不是成本
筆者和很多企業主在交流中經常問到您們公司什么商品利潤最高?回答:“防爆膜、美容產品等等”,我說:“防爆膜、美容產品會說話嗎?您們公司利潤最高的就是你的員工,你投資一套DVD你能賺多少錢,而你投資一個人和DVD價錢也許一樣,誰賺得多?不言而知了”。企業主和員工本身就是個交換的過程。
人是精神和物質的聚合物,人要生存,要發展,精神是支撐,物質是保障,所以薪酬之于員工極為重要。實際上大多數員工的使命是打工掙錢,養家糊口。它不僅是員工的一種謀生手段,還能滿足員工的價值感,我相信有時朋友之間一起聊天一問到你收入多少,大多會說多不會說少,如果真少,說謊的背后就是失落感,多就有自豪和成就感。
高薪是最能激發員工工作熱情的,任何高質量的產品和創新來自大家對工作的激情,投資人是企業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
當然在某個角度薪水高一方面是成本的增加,但另一方面可能是效益的大幅提升,企業主也要正確權衡。事實證明,當一個員工處于一個較低的崗位時(前提是有職業規劃),他會表現積極,工作努力,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崗位績效,另一方面爭取更高的崗位級別。在這個過程中,他會體會到由晉升和加薪帶來的價值和被尊重的喜悅,從而更加努力工作,企業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高
人們會將自己工作的報酬與同等工作的人去對比,當你給員工高薪時,你的企業成本是最低的!哪怕你只比同行第一、第二位高出一點點,效果也會非常明顯!
筆者在和很多朋友交流的時候,講過這個觀點,企業的招人在某個角度就是挖人,你的公司企業文化好,你的公司發展遠景讓人看得到,你的員工成長空間大,這個時候大把人就會慕名而來,就好象世界500強企業招人,難招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個規律。
二、好的激勵機制讓生產力倍增
奧運冠軍比賽一拿到冠軍會在比賽場上馬上獎勵,這時他在享受成功的喜悅,血液在沸騰,兇猛的老虎在表現好后訓獸師也是馬上給東西它吃,老虎得到獎勵后繼續挑戰新的難度,人的激情是需要調動的。
你放心,好好干,我不會虧待你的;好的,我一定好好干,為公司奮斗終生,這些話叫什么激勵呢?有量化嗎?太虛了!太空手道了!
不適時的激勵和處罰往往很難起到明顯的效果,激勵適時其實就是要“及時”,不能開支票,員工實際上很在乎他在公司位置的認可價值,特別是在領導心目中的地位,“雪中送炭”和“雨后送傘”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激勵越及時,越有利于將人們的激情推向高潮,一波又一波,使其創造力連續有效地發揮出來。“有了成績跑不了,年終算帳晚不了”的想法和做法,只能使獎勵本有的激勵作用隨著時機的延誤而喪失,造成獎勵走過場的結局。盼星星盼月亮只會讓人沒有脾氣……
成績若不斷得到公司的價值認可,員工會越來越挑戰更加有趣而困難的工作,員工會主動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學做更難做的工作。自動學習,這會增強他的才能,由于工作中的不斷得到發展,收入也不斷的得到提高,其創造力、聰明才智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信任是力量,信任是壓力,士為知己者而死
很多企業主這邊叫人去完成任務,那邊叫自己的親戚去監督所謂的情況,這個人怎么樣,小心點,怎么防呀?后面有支槍能做好事情嗎?為什么不讓監督的人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呢?這里面制造了什么呢?……同床異夢呀!
為什么有血緣關系的公司成員會很快走上領導崗位呢?難道他永遠不犯錯誤嗎?答案絕對是有,但因為血緣關系的存在,企業主或領導包容了他一定的過失,給了他很多的學習機會和犯錯的容忍度,也就是我和有的企業主聊天,他們問我怎么樣才能讓員工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我說你把他們當成你兒女的時候他們就會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人都是需要歸屬感的,人本身就是個感性動物,知道對自己好的話肯定同床異夢變成同床一夢了。
例如:下屬屢遭挫折,工作進展不大時,絕不因此而抹殺他過去的功績,懷疑他固有的才能,草率中途換人,此時下屬最需要的就是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消除他心中的陰影和疑點,盡快恢復他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讓他知道他的背后還有一個家,同時其他人也可以看到自己在犯一定錯誤的時候,也會得到公司的幫助而無后顧之憂,全力以赴,我相信領導者對自己的親人也是這樣幫助的,同事緣,一生情!都是一家人。
企業讓員工信任的條件:
1、 使員工無后顧之憂;
2、 與員工建立良好的私人感情
四、財聚人散,財散人聚,互利思維方可讓企業長青
企業與員工是互利共存關系,平衡點破壞了,就很難留住為其創效益的好員工。企業經營本就是經濟行為,就是生意,員工和老板之間存在者交換關系。所以,能否在交換中獲得利潤的增加,成為交換能否存在的重要考量標準。這就需要員工和老板之間都要有互利的思維,使交換行為能夠長久進行下去,創業者是主動的,盡量不要讓員工提出來,需在員工與公司之間搭建平臺,合作互利,共同贏利,協同財富。也就是員工也是公司合伙人。
企業主的收益來自員工,他從員工的工作中獲益,為了留住員工,需懂得分享,互利讓雙方的合作持續穩定下去。互利是合作穩定的根本,與員工互利合作,是企業能夠長久發展的關鍵所在。
頻繁的人員流動不但影響企業工作的連續性,還會增加企業的重置成本和管理成本,也使企業內部員工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企業的人才在離開企業后,大多會加入同行業企業,會很快的成為企業的競爭對手。他們帶給企業的是商業機密的外泄和市場份額的流失,更嚴重的是核心人才的流失還將大大降低企業的競爭力,甚至會使企業陷入危機中,嚴重阻礙企業的長期發展。創業者要想贏得優秀的人才的忠誠和長久的追隨,最誠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學會與人才進行財富分享,要想留住員工的心,就必須讓員工的口袋鼓起來,即使暫時不能立即兌現,也要讓員工看到一個可觀的“錢景”。
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所擁有股份也只有20%左右,長江實業就是一部不斷股權分流的歷史,每一次的股權稀釋,分流到別人的口袋里,都伴隨著企業的高速成長,企業主相對利益少了,但是絕對收益卻大大的提高了。現在他手下的打工皇帝億萬富翁、千萬富翁不知有多少,你說能讓人不追隨嗎?
五、員工第一,客戶第二
員工才是企業的衣食父母,不感謝員工。管理者心態就不對。作為企業的領導。也許你會感謝經銷商、供貨商,感謝生意場上幫助過自己的三朋四友或官員,感謝自己的顧客上帝,但真正應該感謝的是自己的的衣食父母——員工。其實,員工恰恰是你最應該感謝的人,因為企業所有的財富都是由員工創造的,他們是唯一幫你完成商品作增值交換的人。沒有第一步何來第二步呢?
對于現今的企業來說,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一家公司的擴張從本質上來講是人力資源的擴張,沒有人才的儲備和培養,就沒有公司真正的擴張,領導人儲備不足時,擴張越快,死得越快,人才來源于企業的員工。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只有提供更好的平臺,員工才會愿意為企業奉獻更多的力量。員工好了,公司才能發展好。企業就是一個磁場,企業管理者與員工只有互相吸引才能凝聚出更大的能量。
如果所企業內部資源是一湖水,那么企業外部的資源則是廣闊的大海。企業主如果不具備資源整合的能力,就只有“望洋興嘆”的份了。
![]() |
![]() |
![]() |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