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擴張階段,往往會衍生出來各種各樣的投資項目。在危機來臨之后,企業才發現當初這些項目上馬過于倉促,拖累了整體發展。瘦身與回歸主業,是很多大集團正在做的事,但這不是危機的結束。危機結束的標志是創新性并受到市場認可的產品出現,在此之前,危機都是進行時。
在產品占領市場這塊,有一個行業外的樣板,我們建議汽車導航企業要學習一下酷派。
據賽諾五月數據顯示,酷派手機以達23.1%的市場份額雄居TD-LTE類4G手機第一名,三星居第二,市場份額為18.8%,蘋果公司第三,市場份額為15.7%,國產品牌領航4G。除了4G手機以外,酷派3G手機的一個單品大神F1,在京東創下的銷量神話,單月產品售后評論就超過6萬條,月實際銷售應不低于數十萬臺。
成立于1993年的酷派公司,母公司深圳宇龍科技。他們最早所為人知道的,其實是首先推出“雙卡雙待”這個山寨味極強的技術。事實上,他們最早的確是靠雙模雙卡雙待的手機打下江山。這家公司直到2006年5月才拿到GSM和CDMA手機的生產牌照,要說名門正派源遠流長,八竿子打不上。早期的產品也頗有惡名,電池只能用半天。
然而時勢造英雄,酷派的成功,有兩個重要原因:
一、用高配置又便宜的產品說話
京東商城近期2月手機銷量榜單上,酷派大神F1成為了2月手機銷量最高的手機。在大量千元手機尚停留在1G運行內存,5-800萬像素后攝像頭,4核1.2G以下CPU的配置時代,酷派的這款手機搭載了8核1.7G的CPU,1300萬像素的后攝像頭,2G運行內存,售價上僅售888元,秒殺全部同配置產品。同樣,酷派的4G手機,在相同價格區間內,領先行業平均配置數站之遙。
二、善于借力
傳統渠道無法支撐酷派野心勃勃的的銷售目標。他們找到兩方面合作伙伴,三大運營商和京東。酷派不久前與京東達成合作協議,簽訂100億元采購合同。一方面是坐擁用戶優勢的運營商,一方面是電商巨頭,把銷售目標分解到比傳統渠道更能做事的人手上。網絡平臺對有明顯配置優勢機器而言是優秀載體,消費者的打動成本極低。
受此影響,華為最近推出了搭載8核運行內存3G的榮耀新款手機,手機業拼配置如火如荼。
保守現狀 回頭看看我們的汽車導航產業。相當一部分主流車機還是512M的運行內存,1G主頻的叫做高配。除了不具備通話和游戲功能外(現在通過藍牙或WIFI連接手機已實現),手機和車載導航同樣要處理影音多媒體、3G通信(車聯網機)、導航等功能,兩者對于硬件的需求,即便有差,差別不大。行業內飛歌在年后已經推出了四核安卓導航產品,TCL康鈦也有了四核1G主頻的機器,證明在硬件方面,有企業已經看到需求,正在參與實踐。從邏輯上看,廠家已經不能把4核當作競爭目標,而必須與對手拉開差距。大膽預測目前高端配置的四核將死,也是基于這個理由。
消費透明 網絡時代,消費透明化趨勢下,如果還抱著僥幸心理在配置上省事,將面臨無情的市場選擇。如今車主對車載導航的打分,已經不再是裝進車里,覺得OK開走這么簡單。我們的產品,每一個部件、參數都擺在陽光下被消費者權衡。消費者輸入導航二字,在搜索結果里一拉,誰的機器只有5寸屏,誰的機器自帶內存只有256M,誰的芯片主頻只有667M……像挑手機一樣清清楚楚。在以前,或許可以讓品牌和服務壓制這種配置差距,廠家只需告訴客戶“我能為您做些什么”。現在趨勢下,越來越多客戶會主動問“你的產品里有什么”,想蒙混過關會很天真。設想一下,別人打開機器,想把拍來的圖片分享到互聯網上,光是幾張圖片,256M的運行內存能行嗎?
價值取舍 有人說,我也想把配置提高,但太影響利潤,我情愿把省下的錢放到宣傳上去。脫離配置的宣傳的效果會越來越弱。單臺利潤10000元卻無人問津的機器肯定差于單臺利潤100元,能賣100臺的機器。
有人會說,我的機器雖然配置低,但穩定不死機,體驗好,高配的機器他們做不好,死機解決不了。這是把自己企業的生存,寄托在別人犯錯的基礎上。如果別人沒有犯錯,如果別人一邊犯錯一邊用快速占領市場的優勢在進步,最終被拋棄的只是不思進取者。現在來看,想要快速與同行拉開差距,需要一些更加可見的優勢,要拿出硬通貨。
可以預見,讓車機屏幕越來越大,運行越來越快,功能越來越強是導航企業在未來生存競爭中必然要進入的階段,競爭的基礎在于硬件配置,誰領先一步,誰將嘗到甜頭,反之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