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是一個絕對不能小看的變革者,雖然在后喬布斯時代,外界對蘋果多方質疑,認為這個曾經的王者正在走下坡路。但是每每被認為出昏招的蘋果,在新產品推出后總會成為新標準的制定者,當一大批跟風者聞著血腥味模仿的時候,這一部分懷疑者才會乖乖閉上嘴。
那么這次蘋果的CarPlay是否就是眾人口中的昏招?
先來看CarPlay的功能介紹:CarPlay集成iPhone所有的基礎功能,電話、短信、導航、音樂等,車主可以通過觸控或者基于Siri的語音輸入來進行操控,也就是后市場中常說的聲控。如果粗淺來看,這些功能沒有什么大不了,現在后市場里隨便哪個做導航的企業,沒有在車機里集成這些功能的?眾多批評者開始指出,這不過是iphone手機在車機里的簡單投射而已嘛。
相信我,他們很快會被打臉的。
蘋果在去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曾經公布過一個名為“IOS in the Car”的項目,當時人們認為會是直接簡單粗暴地將IOS操作系統移植到車機上。實際上,將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移植到車機上的事,很多人都在干,比如將安卓移植到車機上,從而衍生出的安卓車機風潮。然而從這次公布的CarPlay來看,蘋果似乎放棄了這個項目。
筆者的理解是:不,蘋果并沒有放棄,他們只是不愿意“簡單粗暴”地直接將手機操作系統移植到車機上。
從已經上市有一段時間的安卓車機銷售情況來看,安卓并沒有成為主流,業內有人預測2014年安卓車機的市場占有率仍然會不足10%。手機操作系統移植到車機上的體驗并不好,雖然有實力的廠家在做低層優化,在修改UI,努力讓安卓變成一個適合車機操作的系統,但是并沒有真正適合車機操作的精英安卓應用出現,也沒有開發者愿意去做,因為看不到利益。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正是基于這個原因,蘋果沒有直接把IOS放到車機里,而是先做了一個CarPlay,進行一個初階試探,試圖找出適合在車機上使用的“系統和程序”的邏輯,并且給自己的開發者釋放出一個信號:我要開始跟進車機了,你們想賺錢就抓緊跟上來吧。
蘋果有能力做到這些的原因在于:應用開發者對于蘋果有著更高的忠誠度,他們可以在蘋果的平臺上賺到錢。當蘋果開始跟進一個全新領域的時候,是開發者們開始涌入的絕佳時機。這點我會在下文“平臺和生態鏈”中詳述。
另一個方面,在一篇記者實際操作蘋果CarPlay的文章中這樣寫道:“CarPlay各項服務的運行都很快。應用載入非常快速,Siri的情境算法能夠迅速識別用戶的語音指令,并相應作出回復。蘋果還內置了安全特性,以確保服務不會讓駕駛者的注意力從道路轉移開,主張“免手操作”。例如,用戶從聯系人收到信息時,Siri會給他們讀出信息內容,顯示屏則不會顯示信息的內容,從而讓他們無法看到。”
可以看到Siri這個智能語音系統在車機里的一個初步應用。2014年車機聲控將會是眾多廠家追逐的目標,這個已經是后市場的一個共識,但是真正將語音操控做到易用的導航廠家卻是鳳毛麟角,而Siri或許將真正開啟車機聲控的大門,當然這只限于英文語境,在中文語境里Siri的表現實在差強人意,這或許是留給中國后市場企業的一個機會,這點會在下文“siri和聲控”里詳述。
好了,那么我們先總結一下,蘋果的參戰會對車聯網帶來哪些影響:1、蘋果會改變“簡單粗暴”地直接移植手機操作系統的方式;2、全新的開發者平臺和車機生態鏈系統將會建立;3、蘋果的Siri語音系統會帶來全新的車機聲控體驗; 4、車聯網發展的進程將會加快。
從安卓系統直接移植到車機平臺的經驗來看,簡單粗暴的方式顯然并不能車主滿意。目前,并沒有哪個開發者真正為車機去開發一款應用,眾多安卓車機生產廠家都只是直接把安卓應用拿過來放到車機平臺上而已。沒有誰會愿意在一個畫面比例失調、字體小到幾乎看不清的車機屏幕上去使用這些應用,更何況如果車主是在高速行車的過程中,還會大幅影響車主的行車安全。
蘋果在這點上就非常聰明。
IOS與安卓一樣,目前也沒有人專門為車機環境開發應用,所以蘋果先把自己的原生應用做一個改變,讓自己的電話、短信、導航、音樂等功能,變成適合在車機平臺上進行使用。通過前文所轉述的記者實際使用CarPlay的體驗,我們可以看出CarPlay可以說是蘋果“IOS in the Car”項目的先鋒官。蘋果會逐步打造車機平臺的應用標準,迎接一大波應用開發者的到來。
智能系統之所以稱之為智能系統,是因為浩瀚如海的應用程序在做支撐,消費者可以通過使用各種各樣的應用來實現各種各樣的功能。車聯網本質上也是如此,車主可以在車內使用各種應用來實現自己的訴求。
那么現在的車聯網之所以發展停滯,是因為目前為止并沒有一個成熟的平臺和完整的生態鏈。蘋果現在插一只腳進來,目的就是想要打造一個這樣的平臺和生態鏈。而且實際上,蘋果IOS系統最大的優勢,就是在這里,因此他們如果想要做,只會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智能手機系統競爭歷史的無數經驗告訴我們,在平臺和生態鏈的競爭中,無論是應用數量和應用質量,蘋果始終力壓安卓一頭。雖然安卓更早的移植到車機上,但是后市場這些廠家將安卓的混亂無序、不成體系、各自為政等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當蘋果開始著手構建自己的平臺和生態鏈時,他們的速度和進程會非常快,而且用戶體驗會遠超現在后市場廠家的安卓產品。
對于后市場車聯網企業來說,蘋果構建自己的平臺是一個壞消息,因為蘋果不是一個開放的企業,他們絕對不會把自己的IOS系統開放給其他人來用。所以后市場車聯網企業只有選擇安卓,但是如何打造一個成熟的安卓平臺和良好的生態鏈,依舊是個難題,因為應用開發者很難從中國的安卓平臺上賺到錢。
也許,現在后市場車聯網企業只能期待谷歌在車機平臺不會坐以待斃了。
進入2014年后,所有后市場車機廠商都在試圖將自己的產品戴上“聲控”的帽子。但是如果有人真正體驗過這些聲控導航的話,會發現用戶體驗實在一般。這或許與企業的開發能力有關,也與中文語境的復雜性有關。誰讓漢語這么博大精深呢。
而蘋果的Siri在語音方面的表現則更加出色,當然,這只限于英文語境下的Siri,中文Siri的表現依舊是差強人意的。經過蘋果iphone4S、iphone5、iphone5S三代產品的發展,國外的Siri已經成為一個適用性和實用性非常廣的產品,此次蘋果將Siri移植到車機,并且協助自己的應用改善用戶體驗,實在是一招妙棋。大家都知道聲控是未來,但是偏偏誰也做不好,除了蘋果。
不過這一點對于國內車聯網企業來說,或許是一個機會,因為中文Siri并不出色,雖然國內的中文語音操控也不出色。但是畢竟中國人還是有自己的先天優勢,而且也發展了這么些年,相信后市場這些企業如果再加把勁,就能在聲控這一項上不落人后了。
其實車聯網嚷嚷了這么多年,直到今天,也沒誰能真正清晰的給出一個定義。但是方向大家都有共識,就是如何讓車內生活更加便捷和安全。蘋果在智能手機上的成功,讓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因此他可以輕車熟路的摸上車機平臺。而IOS平臺的特殊性,又決定了他可以輕而易舉的打動開發者,讓蘋果、開發者、車主、車廠實現共贏。
首批支持蘋果CarPlay系統的廠商有法拉利、梅賽德斯-奔馳、沃爾沃等汽車品牌,它們將于本周首次推出CarPlay。有消息稱,寶馬、福特、通用、本田、現代汽車公司、捷豹路虎、起亞等也將陸續加入。這些實力廠商的跟進,會讓蘋果未來的動作更加得心應手,那些應用開發者們絕對沒有理由忽視車機平臺的大好機會。筆者預測,或許未來會涌現出一大批專為車機平臺開發應用的開發者,那個時候大可以說“車聯網時代真正到來”。
筆者就蘋果推出CarPlay一事采訪了深圳樂投卡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河先生,黃河先生表示,蘋果的CarPlay的推出標志著汽車走向移動互聯網時代,代表了車機發展的必然趨勢:簡易和互聯。黃河先生也發表了一些對于CarPlay的不同見解,黃河先生認為,蘋果CarPlay目前還不是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只是一個手機的擴展,在硬件方面蘋果還欠缺很多經驗,有一段路要走,而對比蘋果的強勢和封閉性,更具開放性的安卓也許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通過上述分析和猜想,筆者認為絕對不可以忽視蘋果這個被很多人不屑的CarPlay系統,其背后的意義只會比看起來的更加深遠。國內的車聯網企業,應該引起重視,應當看到蘋果這一動作對車聯網的影響,從而早作準備進行布局。如何打造一個成熟的車載平臺和生態鏈,自己在這股車聯網浪潮中應該扮演什么角色,都是車聯網企業需要認真考慮的。當然,筆者見識有限,筆下粗鄙,如與諸君意見相左,還請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