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時都會義憤填膺,有時會找商家理論,有時則因種種原因而放棄。那么在購買到假冒偽劣配件產品時,消費者是否也是這樣表現的呢?通過統計,記者發現大多數消費者認為是否維權取決于配件價格,針對非關鍵且涉及金額不大的配件,多數消費者都因怕麻煩而放棄維權。
調查者中有65%的車主都選擇了不采取行動。究其原因,包括完全不知道如何維權、缺乏維權渠道、過程麻煩而放棄,非關鍵零部件造成的問題不大、經濟損失小以及沒有證據證明配件有問題而無法維權等。還有35%的消費者選擇采取主動維權,他們中的大多數是通過與商家進行反復溝通、交涉才得到商家的彌補,或直接補償經濟損失或更換正品;另有少數消費者表示曾主動通過撥打12315或者汽車媒體熱線進行維權。
同時,所有采取維權的消費者都告訴記者,他們在維權過程中遇到很多阻礙,如商家以沒有有效證據證明產品有問題、以產品超出了質保期為由拒絕賠償消費者或直接抵賴否認產品有問題,還有在維權過程中相關負責部門互相推脫、踢皮球現象嚴重而導致問題根本無法解決。
記者發現,雖然汽車三包政策實施已有一年半時間,但大部分消費者對汽車三包政策仍缺乏了解,完全了解三包政策只占小部分,不到20%;63%的消費者表示完全不了解,剩下17%的消費者則表示了解很少。可見,汽車三包政策的普及程度有限,這也是消費者選擇不維權的原因之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