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i3身世之謎:原來寶馬20年前就想到了!
從概念雛形發布伊始,寶馬i3就以區別于之前車系的獨特造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除經典的藍天白云和"雙腎"LOGO造型告訴我們這的確是一輛寶馬,i3外觀完全顛覆了之前寶馬車型的設計。它既不屬于兩廂、三廂車的范疇,反而更接近單廂車的結構。
寶馬i3純電動汽車
之所以會采取這樣的設計方案,是因為寶馬i3作為一款在大型城市充當日常通勤工具的電動車,縮小整車尺寸、將四輪布置在車身四角有利于操控,同時在適應擁擠不堪的城市街道方面有著明顯優勢,不犧牲車內乘客的舒適體驗。
乍一看,寶馬i3的設計是挺「怪咖」的,但如果對寶馬車系如數家珍的邦友不難發現,90年代寶馬曾發布過一輛概念車——BMW Z13 Concept,雖然從外形來看,它和寶馬i3顯然屬于兩個不同的時代,但仔細瞧一瞧,這兩款小型汽車卻有很多共同之處。
寶馬Z13概念車
寶馬Z13概念車車尾設計
寶馬Z13概念車俯視圖
1985年1月1日寶馬成立了BMW Technik GmbH子公司。內部代號為「ZT」,頗有美國中情局CIA的神秘感。「ZT」的主要任務是為寶馬進行概念車的研發設計,并為量產車型儲備先進技術和出色的工業設計。Z13在1993年3月舉行的日內瓦車展上推出,至今已有12年歷史。如果按照今天的標準來評判的話,這款寶馬Technik部門的早期作品,不就和i3一樣,是一輛十足的城市用車(city car)嘛。
寶馬Z13概念車采取了發動機后置的架構方式,車內可供三人乘坐,駕駛員位于中間位置,而由于使用了輕量化的材質,因此整車重量僅為830千克。Z13的1.2L、最大輸出功率82馬力的發動機取自K1100摩托車,動力通過后置CVT變速箱傳至后輪,百公里油耗官方值為5.47升。
寶馬Z13概念車透視圖
寶馬Z13概念車中控臺設計
Z13概念車當時配置了衛星導航、電話和傳真機,盡管這些電子設備中的絕大部分很快就被淘汰了,但它在車內互聯服務方面進行的嘗試和創新,為日后寶馬智能人車交互系統iDrive的推出奠定了基礎。
這款外觀迷人的緊湊型概念車在1993年的日內瓦車展上完成了它的首秀,幾乎所有人都肯定、至少盼著這臺車日后能夠量產,但寶馬卻另有打算。寶馬之后并購了旗下擁有路虎和Mini的MG-Rove集團,而寶馬御用雜志「Bimmer Magazine」曾撰文披露了這一事件的幕后故事:
盡管MINI在寶馬的「調教」下已經逐漸成為世界頂級的緊湊型轎車品牌,但Z13這款代表了未來汽車發展趨勢的概念車卻遲遲沒有得到量產。宏觀來看,1993年的汽車市場并沒有類似Z13醬紫的產品,而整個產業幾乎花了將近20年才完成渠道匹配。不管是2005款雪鐵龍C1,標致107還是2008款豐田iQ,其實都可以看做是Z13的衍生產品,當然2009款日產Pixo以及鈴木奧拓也證明了這種車型的影響力。甚至對寶馬自身來講,接受這種概念設計也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最終量產的MINI MegaCity于2013年問世。
寶馬傳奇性小車Isetta
誠然,寶馬Z13概念車和寶馬i3從設計層面來講,千差萬別。也曾有人表示寶馬i3是依據傳奇性的Isetta打造的,但只要仔細瞅瞅Z13概念車就不難發現,i3這款外觀內飾都顛覆了傳統設計的城市用車,整體比例和輕量化材質的使用,創作靈感到底來源于誰,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