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的吶喊 豐田威馳改裝德國零點汽車音響
導讀:按照學理來說,由于頻率越低的聲波能量越大、擴散特性越明顯,所以就算把超低音單體安裝在車尾廂內,只要調音設定得當,超低音一樣能“打”到前座,讓人聽到彷佛來自前方的超低音。但是,這樣的超低音效果真正完美嗎?不知把把超低音單體安裝在中控臺下方,效果如何呢?來看看廣州東明汽車影音工作室改裝的豐田威馳。
改裝重點:
安裝在中控臺下端的超低音。
經過重新制作、包覆反皮的儀表臺。
盡皆高檔的音響器材。
把超低音單體安裝在車尾廂內,其實是一種被空間限制的妥協之道,因為當超低音聲波必須穿過后座椅背的阻擋,而且還可能加上車尾廂內駐波等問題后,才能傳進車室內給乘者聽到時,這樣的超低音已經“不直接”了,更遑論調音所可能面臨到分頻點、方向性、速度感之間如何妥協的問題。解決方法,就是把體積碩大的超低音單體裝在車室內,但車室空間有限,哪有它的容身之處呢?
答案就像這輛威馳一般,以一只“僅有”8英寸的Ground Zero GZHW-20X超低音單體,配上手工特制的小音箱安裝在中控臺下端,如此一來,雖然少了一點極低頻潛沉效果,但卻能讓超低音與前聲場、與聆聽者之間達到最直接契合。系統架構方面,從訊源的阿爾派頂級F#1系列DVI-9990E主機,加PXI-H990數字多媒體處理器開始,到全套高檔級的Ground Zero功放與揚聲器,看得出這套系統雖然僅是精簡的3D架構,但每項器材都“武裝到牙齒”,訴求音質完美的企圖不言可喻!
品鑒結論:
精準直接、定位深遠的超低音效果。
細膩飄逸的高音,細節豐富的人聲與演奏內函。
音場寬度稍感局促,人聲形體感有點飄忽。
把超低音單體裝在中控臺這么費事的工程,到底對聲音表現有何好處?我用低音效果滿載的Terje Tonnesen加挪威室內管弦樂團版維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來一探其中奧妙。嗯!這種直接的超低音魄力確實不同一般,讓我感到自己好像正乘著沖浪板駕馭巨浪,身體四周全是滾滾巨浪的波濤聲,既能刺激神經,又能按摩五內,不會有隔著一層紗,用投影屏看別人沖浪的未滿感。此外,拜超低音與前聲場低音的理想銜接,使得聲音的渾厚感、重量感、力度感表達得非常順暢真切,而且超低音聽起來真的是從又遠又深的前方襲來,像電影中夢境的白煙般鋪在地上,好柔啊!
根據小編經驗,把中音單體安裝在儀表臺上朝玻璃開聲,雖然音場高度沒有問題,但寬度往往比較局促,不知道依此工法的威馳是否重蹈覆轍?用蔡琴《機遇》的“月光小夜曲”來品鑒,發現這個問題同樣存在,加上未達完工階段的調音,還使得人聲定位與形體感有點飄忽不定。還好,Ground Zero器材的聲底非常好,高音也出得精準細膩,能把阿爾派F#1器材為人稱道的細膩飄逸聲徹底解放,配上直接又帶勁的超低音效果,夠教人耳油沁出大呼過癮了。
音響系統配置圖:
鳴謝:廣州東明汽車影音工作室

本文標題:來自遠方的吶喊 豐田威馳改裝德國零點汽車音響
本文原地址:http://www.arabaticareti.com/news/NewRealShot/201301/3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