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內車聯網發展
自通用的安吉星、豐田的Gbook攜車聯網概念進入中國以來,車聯網行業熱度一直持續高溫,可是,在前期的很長時間內,車聯網發展仍停滯不前,無論是前裝市場還是后裝市場發展都很緩慢,甚至還有某些領域沒有發展起來。總之,在國內,除近期出現的聲控導航•智能升級系統之外,車聯網行業暫時鮮有耀眼的成績單。
縱觀各國車聯網發展
相對于國內的車聯網的沉寂,國外各國的車聯網發展顯得更水到渠成。據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交通信息中心統計,日本的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統(VICS)自1996年全日本范圍內投放市場以來,到2008年銷量達到300多萬臺,至今累計銷售達2119萬臺。目前,日本80%的車輛導航系統集成了VICS系統,在同一路段上,使用VICS系統的車輛行駛時間最大減少了21.86%;平均減少了9.52%;平均時速提高了約5%。
在美國和歐洲,很多汽車公司已經把車聯網技術應用在管理車隊上。斯堪尼亞車隊管理系統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案。這個管理系統通過GSM/GPRS實現駕駛員信息與車輛數據的無線傳輸,可以為客運公司提供行車運輸管理、駕駛員管理、車輛管理等。
而美國英特爾就在德國設立汽車創新與產品開發中心,負責開發聯網汽車用IVI系統及車載信息產品及技術。并以加強與學術界思想交流為目標開展廣泛的學術支援計劃,擴建自己公司的研究院和成立“聯網汽車基金”。英特爾制定以上措施都旨在推進聯網汽車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
行業發展舉步維艱
借鑒外國車聯網發展狀況,利用創新思維為國內車聯網注入活力顯得刻不容緩。但是車聯網領域涉及企業眾多,國內車聯網的秩序規范還沒建立起來,產業鏈上的企業各自為政,合作意識比較薄弱,可利用的資源分散,不利整合。而且前裝產品創新周期長,創新思維受到傳統汽車產業的禁錮;再看后裝市場,后裝市場主要以車載影音導航廠家為主導,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疲于應付日益加劇的競爭,很難分散資金和精力進行相關車聯網產品的創新和開發。
大環境漸漸明朗化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中,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三網融合、云計算、物聯網試點示范工作步伐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取得新進展。經過這次會議的召開,智能交通、行車安全等都被重點提上議程,成為政府和社會的關注的熱點,社會各界對物聯網、車聯網發展的重視可見一斑。
另外,國家電網表示今后5年計劃投資2500億美元,在中國基本建成堅強智能電網,到2020年全面建成智能電網。今年3月1日國家環保部與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預告著國家對車聯網行業規范也逐漸重視起來。
政府政策和資金對車聯網的支持、通信行業等企業大力的發展完善、行業規則的漸漸樹立,如是都為車聯網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行業企業對發展國內車聯網的熱情又一次推上一個新的高度。
企業自身成長突破
除了外部大環境的變化和支持,車聯網企業對自身成長的努力都很重要。在這一兩年中,車聯網企業在技術累積、商業模式革新、產品創新等都有長足的進步。
車聯網企業大力招攬通信行業、汽車行業等各行業的人才,并對技術性人才給予更大的發展空間。再者,車聯網在學習國外技術的基礎上,對車聯網技術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金進行研發,以求能把最新的技術應用在產品上,并把自身和外部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開發多種車聯網服務,利用技術含量高的新興產品,高質的服務體驗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得更多的利潤。企業在加強在外的攻城掠寶過程中,不停地尋找自己的發展方向,摸索適合自身的運營模式。翼卡車聯網公司、車友互聯等企業在車聯網行業漸露頭角,其中翼卡車聯網公司作為行業的領跑者,締造了PPS創新的運營模式并在踐行中,運用新概念、新思維,把語音技術運用在車聯網落地產品中,研發出能兼容市面上大多數導航終端的聲控導航智能升級系統,引領國內聲控導航的升級風暴。
雖然在國內車聯網前期發展并不輕松,但是整體看來國內和國外的車聯網行業起步較為一致,在國內大環境優化中,企業技術、產品創新中,國內企業很有可能逐漸超越國外企業,成為全球車聯網行業的領頭羊。

本文標題:淺談國內車聯網發展
本文原地址:http://www.arabaticareti.com/news/NewInformation/201204/15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