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馳加負責人:品牌連鎖店將成后市場趨勢
在日前于北京舉辦的“第六屆中國高成長連鎖企業50強論壇”上,輪胎世界網專訪了米其林馳加負責人廖初航。
從2009年年底開展特許加盟連鎖項目以來,馳加發展迅速,目前在全國已有850多家連鎖店。據廖初航透露,米其林計劃到2018年再新開800家店面,一方面在一二線城市現有的基礎上優化布局,另一方面,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加快市場推進和網絡滲透。
后市場大環境不理想
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汽車后市場總產值為4900億元,同比增長27%。但在廖初航看來,這個數字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他分析預測,按照每輛私家車每年在售后服務上創造4000元的產值計算,三年之后,整個行業產值將達到7000億到8000億元左右,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中國汽車后市場仍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廖初航說,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國內法規存在很多條條框框,且效率較低;二來,與國外相比,國內市場還不太成熟,汽配城在歐美很少見,在中國卻比較集中,盡管其提升了汽車流通度,但由于質量無法保證,導致假冒偽劣產品較多。
據分析,盡管大環境不太理想,但從汽車保有量增加來看,汽車后市場仍有源源不斷的需求,馳加提供的業務模式能夠讓加盟商充分挖掘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在經營業績及利潤方面仍然比較理想。
“標準化”是成敗關鍵
目前,汽車后市場連鎖企業一般是以汽車維修、美容為主,而馳加卻以輪胎和制動為切入點,除了依托米其林輪胎的品牌效應外,還因為制動性能直接關系到安全問題,消費者對其關注度很高。
“對像中國這樣年輕的市場來說,美容、維修空間很大。”廖初航表示,但從馳加的核心業務來說,50%-60%集中在輪胎、制動及其相關性能的保養業務上,“只要抓住這幾個方面并做精、做深,就能留住消費者。”
成百上千家的連鎖店,如何實現質量、技術等方面的標準化,是其發展成敗的關鍵。
“規范化、標準化的可復制性要表現出來。”廖初航如是說。
首先,店的形象最重要、最直觀,因此所有店面都要統一,保證給消費者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用來保養汽車的產品很重要,因此,馳加跟國際一線汽車品牌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形成強大的品牌支持;第三,要有統一的后臺系統,讓總部可以及時了解所有業務及經銷狀況,確保模式、業務都是相匹配的;此外,在用人方面,馳加除成立專門的培訓團隊外,還建立了專門的零售團隊。
品牌連鎖店后來居上
據了解,汽車后市場目前發展很普遍的模式是“上下兩頭”:“上頭”是數量較少的汽車4s店,“下頭”是規模小、較分散的路邊店。
面對這兩個“占據先機”的傳統模式,品牌連鎖店如何制勝?
廖初航分析稱,4s店前期需要投入非常大的資金,且數量有限,對車主來說,便利性不夠,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路邊店盡管方便,但比較散亂,消費者對其信任度不高;像馳加這樣全國性的品牌連鎖店,正是融合了“兩頭”的優勢,且一般設在社區附近,既親民又便捷,因此市場需求很大。
“品牌連鎖店將成為汽車后市場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廖初航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