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福MyFi系統:讓用戶安全駕駛、穩定連接、方便使用
12月初,全球最大規模的車聯網國際論壇——2013 Telematics@China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爾福攜車輛互聯方面的領先集成技術“MyFi系統”參展,全面介紹德爾福公司在提供駕乘娛樂體驗的同時,通過云技術和網絡互聯幫助提高駕駛安全的最新全面解決方案。
德爾福電子與安全事業部亞太區娛樂與駕駛信息系統產品部總經理道格拉斯•布蘭特就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專訪。信息娛樂系統在德爾福整個車聯網解決方案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條產品線。布蘭特表示,德爾福在車聯網領域的解決方案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在整個平臺的設計上結合了信息娛樂和主動安全的應用。德爾福的解決方案能讓駕駛員在享受信息娛樂的同時,保證駕駛安全。與此同時,德爾福也一直致力于將這些技術運用到中低端的車型上,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降低它的價格成本,讓更廣泛的車型、更多的用戶能夠享受到這樣的一些產品和技術。
隨著汽車行業和和互聯網行業的結合越來越緊密,“車聯網”的發展成為大勢所趨,但是這兩個行業之間似乎在講不同的語言。“汽車行業更看重安全性、更強調傳統的運用模式,我們所有的系統解決方案,一定要百分之百不出錯,不出問題,不能死機。而對于消費電子來說,安全要求就沒有那么高。”布蘭特說。
作為全球領先的乘用車、商用車及其它細分市場的電子與技術供應商,德爾福的愿景是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連接環境,提供一個可以讓用戶安全駕駛、穩定連接、方便使用的系統。
以下為采訪實錄:
記者:請簡要介紹一下德爾福在車聯網領域的設計思路。
布蘭特:德爾福在車聯網領域的解決方案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在整個平臺的設計上結合了信息娛樂和主動安全的應用。德爾福的解決方案能讓駕駛員在享受信息娛樂的同時,保證駕駛安全。
智能手機改變了大家的生活,大家24小時都可以跟朋友、家人溝通,或者與云端的信息連接起來。作為消費者來講,大家自然而然也希望這種便利在開車的時候不要間斷。不能因為在開車,所以就無法發送E-mail、無法接收短信,又或者不能跟家人溝通、不能進行購物等等。市場有這方面的需求。
但是問題來了,市場調研數據表明,如果你在開車的過程當中接發短消息,發生事故的機率將會增加23倍。
德爾福在汽車零部件行業具有豐富的經驗及領先的技術。我們在信息娛樂方面做了很多年,擁有相當優秀的產品,比如我們的可配置式全彩儀表,可以定制你的內容,把很多以前在傳統儀表上不能顯示的信息,比如短消息,在這個儀表上顯示。這樣能夠保證駕駛員在路面上眼光一直注視前方,不需要再去看旁邊的中控臺。
另外,德爾福還有豐富的主動安全方面的產品。德爾福的雷達、傳感器等都是比較高端精尖的產品,在全球很多整車廠的平臺上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所以,我們能夠結合信息娛樂和主動安全產品及技術的優勢,為用戶提供一個更安全、更便利的駕駛環境,讓駕駛員在享受信息無暢溝通的同時又能夠保證安全,這就是德爾福車聯網整體的思路。
舉個例子說,德爾福的傳感器能夠監控駕駛員的注意力是不是在駕駛上面,德爾福的雷達系統同時可以監控周圍道路的環境,假如駕駛員的注意力沒有在駕駛上面,或者你的汽車跟前面的車靠得太近的話,它就會啟動一個應急方案來保護駕駛員。目前這種技術都還是運用在高端較貴的車型上。德爾福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把這些技術運用到中低端的車型上。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降低它的價格成本,讓更廣泛的車型、更多的用戶能夠享受到這樣的一些產品和技術。
剛才大致講了一下德爾福在車聯網領域的整個設計思路。德爾福在信息娛樂產品和主動安全產品這些方面已有75年的開發經驗,我們起步的比較早,同時擁有非常豐富的產品線。德爾福的目標就是把這些方面的技術優勢整合起來,帶入車聯網領域。
記者:MyFi®里面應用了語音識別技術。我想問一下這里應用的語音識別技術是德爾福自己開發的還是合作開發的?美國的Nenance公司的語音識別做得很好。你們是否與Nenance進行合作?
布蘭特:我們與業內領先的語音識別技術合作伙伴進行合作,包括Nenance及其它領先的語音識別技術供應商。我們是集成商,應用合作伙伴業內領先的語音識別技術開發在車載環境中的應用。在車載環境中如何保證語音識別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避免風噪等因素的影響,這是德爾福的優勢。德爾福中國的團隊會針對用戶體驗和使用環境,提出我們想用的算法邏輯,然后提供給合作伙伴,跟他們整合在一起,使中國的用戶能夠真正達到自然語音識別。從技術方面來講,其實我們是把Nenance的技術和德爾福專有的一些技術結合在一起,做出適合汽車應用的中文語音識別。
車聯網領域的技術發展得非常快,我們也不斷發現有新的供應商、好的技術出現。所以,德爾福要參加像今天這樣的車聯網論壇。在北美,我們每年也都會參加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通過這些渠道,我們不斷地去了解市場上有什么好的技術,有什么好的供應商。在跟現有的供應商合作的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地發現新的合作機會。
我記得德爾福在參加去年的車聯網論壇時,也跟一些記者進行過交流。當時王展先生跟大家透露說,德爾福準備在硅谷設立一個技術中心。現在我非常高興地向大家匯報,德爾福在硅谷的技術中心已經開始運營了,正在開展研發活動。為什么在美國硅谷設立這么一個技術中心?因為硅谷是全球IT行業和電子行業技術研發的中心,我們要在那里跟這些技術研發前沿的人保持密切的溝通和合作。這不僅能讓我們對汽車、電子和IT行業的技術發展保持同步的了解,同時也能增加我們與終端消費者合作的機會。
記者:MyFi®系統在中國有跟通訊運營商合作嗎?我看到介紹,它還通過天線這個系統在做,它有沒有跟通訊運營商合作?比如說它怎么才能保證這種高速的網絡數據傳輸?
布蘭特:我們是和通訊運營商一起合作做數據傳輸的。中國有很多網絡,2G、3G,最近還發布了4G。我們全球的一個團隊專門有一個天線設計的解決方案,能夠把傳統的2G、現在的3G和將來的4G放在一塊,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和可靠。
記者:這兩天論壇上,大家都說汽車業太腐朽了,現在很多行業都很著急進入車聯網領域,外面都想推動車聯網,但是汽車行業還沒有進行大的革新。比如說,在觸摸屏已經很普及的今天,我們還是看到很多新出的車型里面采用傳統的按鈕。當然也有人反對說,如果是大屏幕,操控起來就不夠安全。另外還要考慮成本的問題。您覺得未來人機互動的解決方案是什么?
布蘭特:就現在而言,傳統的按鍵肯定會比觸摸屏要便宜很多。新的解決方案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價格、政府法規等。但是從長期發展來看,我們會看到觸摸屏會越來越多地在車內得到應用,因為能容納大量的信息。以后觸摸屏的應用會隨著價格、成本的降低而普遍應用,我認為這是一個方向。
記者:大家覺得觸摸屏的話,開車的時候看屏幕,會很不安全,所以有人覺得無人駕駛是最終的解決方案,你對于這個問題是如何看待的?
布蘭特: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結合主動安全技術。德爾福的解決方案能夠讓車主在享受互聯便利的同時,保證駕駛的安全。另外,觸摸屏不是接受信息唯一的信息溝通渠道,我們還結合語音控制等多種技術,打造在安全駕駛的基礎上的互聯解決方案。
講到無人駕駛,大家都認為這是終端的解決方案,這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德爾福對這個方面也非常的關注,所以我們在硅谷有一個項目做的就是無人駕駛的技術解決方案研發。但是就中短期而言,無人駕駛還是非常長遠的、不是馬上就可以實現的解決方案。目前我們還是要著重于開發在讓車主可以享受到現在的信息溝通的同時不會影響駕駛安全的技術。
另外,疲勞駕駛控制也是目前的解決方案。這需要我們跟很多整車企業合作,因為每一個OEM廠家對于疲勞駕駛的策略都不一樣,那么我們就會跟各種不同的OEM廠家合作。短期內,還是通過疲勞駕駛控制,來消除錯誤操作給駕駛員帶來的傷害。
還有就是剛才講的駕駛環境監控管理。假如接收信息的時候,監測到你的車子正在高速行駛,你需要專心駕駛,那么它就不允許你去收發信息。要做到這一點,還有一大塊就是跟整車廠合作,因為每個整車廠他們的工作策略是不同的,我們就需要根據每個整車廠不同的策略來達到這個目的。
記者:我看到MyFi®目前主要是其中的主動安全系統市場應用多一些。整個操作系統的應用會在全球哪個市場、那些車型上最先得到應用?
布蘭特:德爾福MyFi®這個解決方案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可以打包,也可以拆開。剛才你看到的拆開的解決方案,很大一部分就是主動安全這一塊。整個打包的解決方案,我們目前也在跟不少整車廠進行洽談合作。整體的解決方案,包括主動安全、娛樂系統、駕駛員管理等,還需要一段時間推出應用。當然,這些技術本身也是在不斷進行升級的,明年升級新一代的產品就會出來。比如現在的一個3D智能導航儀,這個產品是非常受歡迎的,也獲得很多行業的大獎,包括唯一一個國家部委科技進步獎。明年的話,我們下一代的類似產品將會出來,而這個產品完完全全都是由中國研發中心主導設計、開發的。
記者:汽車行業和和互聯網行業,大家都看到車聯網這個方向,但是兩個行業似乎在講不同的語言,有文化的沖突。比如:汽車行業更看重安全性、更強調傳統的運用模式,而IT行業則會更偏重考慮內容的豐富、用戶的感受等。IT行業的人覺得很多東西很好做,但是汽車流程很慢,IT的創新又很快,這兩個文化在車聯網領域里面有很大的沖突。德爾福在硅谷設立了研發中心,作為零部件巨頭的你們來說,跟硅谷的那些IT業人才的語言是不是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有一些差異的話是體現在哪一方面呢?
布蘭特:IT和汽車行業,整個開發周期是不一樣的。一輛車的開發周期一般要2、3年,生產出來,我們希望它能用10年,應用 100%可靠。而一個手機的生命周期1、2年就差不多了。可能IT業開發一款新的應用產品,4個月、6個月就開發出來了,對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所以說大家的生命周期、開發周期、預期都是不一樣的。
我同意大家的說法,開發周期、應用周期不一樣,這些是傳統帶來的問題。當然有問題我們就要解決這個問題。德爾福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在硅谷建立了我們的技術中心,跟IT行業的人更緊密的合作。德爾福跟微軟是合作伙伴,我們跟他們緊密合作,同時互相學習。微軟他們要進入汽車領域,也要向德爾福學習。比如,對汽車行業來說,我們所有的系統解決方案,一定要百分之百不出錯,不出問題,不能死機。而對于消費電子來說,安全要求就沒有那么高。所以,這是互相學習的一個過程。
另外一個解決的方法,是設計的解決方案要能夠不斷升級更新。以前做了一個收音機,從生到死就是這些功能。而現在做一個收音機,你要讓這個收音機的應用可以不斷地升級,你可以通過衛星接收,可以通過藍牙等技術跟互聯網連接起來。換句話說,就是讓產品有升級的能力。
記者:我聽下來MyFi®系統是非常強大的,但它主要是在原配套市場。中國整個環境來說,在后裝市場方面非常容易被復制和山寨。德爾福在后裝市場車聯網領域有沒有戰略性的規劃呢?
布蘭特:對于后裝市場來講,我們是有選擇性的去參與。具體到MyFi®這一塊,我們有一個剛剛推出的產品,叫DelphiConnect。每個車上都有OBD診斷器,跟Delphi Connect連好以后,用戶就可以通過這個產品的網絡連接功能,直接將相關數據傳到手機的APPS上面。無論是安卓系統還是蘋果系統都可以下載相關的APPS,有了APPS以后,你就可以看到整車發動機的狀態、剎車片的狀態等等這些東西。
記者:關于車聯網大家討論了很多,我想知道的是,就這個行業來說,以后是以內容和服務為主呢?還是硬件和技術為主?
布蘭特:我認為是并重的。內容當然需要越來越豐富,提供給用戶越來越好的用戶體驗,但是也需要很好的技術和界面來支持。如果你的產品內容很豐富,但是你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使用起來不是很流暢,肯定也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所以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硬件和軟件,內容提供商和系統提供商都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