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特科技白新平:致力于打造真正落地的車聯網服務
車聯網作為物聯網和智能汽車兩大領域的重要交集,越來越受到汽車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有關調查研究報告預測,到2015年,中國汽車產量規劃將達2500萬輛,車聯網應用和服務滲透率或接近10%的臨界點,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但當前車聯網的發展卻遠不能滿足未來車聯網市場的發展需求。
12月10日,記者采訪了北京遠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特科技”)副總經理白新平,聽聽他對當前及今后車聯網發展的看法。
多方式增加用戶粘性
遠特作為一家專業從事汽車信息和通信服務領域研發、生產、銷售及運營服務一體化的車載信息服務提供商,目前已與中國聯通、Intel、華為、中興等業內知名企業緊密合作,致力于為客戶量身打造個性化的Telematics解決方案。
白新平告訴記者,遠特非常重視產品的研發創新,凝聚了一批業界頂尖的研發技術人員,目前研發人員比例高達86%,主要為一汽、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廣汽集團、長安鈴木等知名汽車品牌提供服務。
白新平認為,車聯網涵蓋了汽車電子、互聯網、技術創新和開發及服務,其中服務是車聯網的最終落腳點,車聯網最終目標一定是為用戶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適的行車生活。但目前消費者對車聯網產品“不認”,車載信息服務的續簽率很低,白新平表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用戶粘性不夠,用戶粘性直觀體現在在線用戶數量。”他認為可從兩方面解決:一是保持用戶永遠在線,即使用戶不續費,也保證用戶在線,用戶只要續費便可使用任何車載信息服務;二是通過手機APP實現與車機互動,增加用戶對車聯網的粘性。
這兩方面遠特都已經做到。據白新平介紹,他認為手機與車機是互補的關系,通過多屏互動增加用戶體驗,讓用戶更加依賴并喜歡使用車機產品。另外,到2013年年底,遠特車載信息服務的在線用戶量大概在10萬左右。預計2014年、2015年,在線用戶數量可能會以百萬級的速度增加。
揚長避短 重視車載服務落地
采訪中,白新平表示,當前影響車聯網發展的一個瓶頸是T服務提供商與整車廠的合作不夠深入,只停留在淺層次的合作永遠不能做出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車載信息服務產品。只有與整車廠深度合作,T服務供應商才敢大量投入資金進行新產品的研發。
有投入才會有收益。白新平認為當前車聯網還處于需“深耕細作”的階段。除開發多樣化的線上應用服務外,應注重與第三方落地服務商的合作,通過第三方服務的優惠來實現收益的提升。“就遠特來說,目前真正有價值的核心第三方落地服務商有十幾家,最近酒后代駕服務已在北京真正落地實行。”白新平告訴記者。
車聯網的核心在于車。中國要實現汽車強國夢,車聯網技術是需要突破的關鍵性技術之一。白新平表示車聯網是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之一。“就車聯網領域來說,其中很多核心元器件依然依靠進口,但我們可以揚長避短,做好應用和服務。因為國內的零部件供應商最了解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和習慣。因此,國內車聯網服務提供商一定要踏踏實實把車聯網產品的應用和服務做好,這也是遠特當前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白新平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