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心中有數 汽車隔音方法與效果詳解
在一些汽車改裝店,有部分消費者選擇做“隔音”時,要求對方給自己全車隔音,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地把那些“噪音”驅除出去。但其實這種做法,是一種認識誤區。花費不菲之余,還可能因為缺乏針對性的隔音,效果并不理想。比如說,有車主平常行駛在市區里面,感覺噪音不明顯,在跑高速的時候,才感覺噪音存在,如果確定車門的密封性較佳,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改善輪胎噪音,專門對付“路噪”就可以了。
路噪通常也被稱為胎噪,主要是由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引起。主動降低胎噪的辦法有多種:如改善胎面形狀、改善橡膠材質、改善路面狀況以及阻隔胎噪向駕駛艙的傳播。人為的努力可以對胎面花紋噪聲、彈性震動噪聲產生影響。有些車型通過分析輪胎面花紋和輪胎彈性震動,對輪胎花紋類型、花紋結構、胎冠配方等方面進行防噪,使輪胎在人耳敏感的聲音頻率范圍內不產生強烈的反應。但前三種方法顯然是車主個人無法解決的,只能通過阻隔胎噪向駕駛艙的傳播來減少胎噪。
有針對性地做過隔音后,路噪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首先是胎噪那種尖銳的沙沙聲,變成比較低沉的刷刷聲,噪音降低,不同粗糙程度的路面引起的不同胎噪也變小了;而且,過顛簸路面避震器帶來“轟隆隆”的震動聲,會顯得短促沉悶。甚至行駛在粗糙路面的時候,原本底盤震動得腳發麻感,也變得比較輕微。
改裝步驟
車主在施工店交車后,技師會確定是否“路噪”。他們具體操作方法為,駕駛車輛上路,分別以40公里、60公里、80公里、100公里以及120公里的時速各行駛一段距離,這段測試的時間大約需要半個小時。據現場進行測試的專家介紹,一般以他們的經驗,在100公里的時速下行駛,他們已經基本上可以確認車主所描述的噪音為路噪,到了120公里以上,就只是例行公事的步驟,并確保自己的判斷完全無誤,整個試車步驟耗時半個鐘頭。
路試完畢,技師就會進行“拆車工作”,與全車隔音步驟有部分相同步驟,所不同的是,若僅僅對付路噪,只需拆除整車前后座椅及內飾,無需涉及后尾廂及引擎部分,此步驟用時約三十分鐘。然后,可以把輪胎以及翼子板內襯拆掉,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指的只是拆除前輪而已。而后翼子板的施工工作則在車內進行。拆除以上部件,就可以貼上隔音材料,需要施工的地方包括四個車門、門邊部位、輪轂上的部位、四個翼子板以及底盤處,此步驟約需要耗時三個鐘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