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強制貼標簽促中國輪胎提升競爭力
從8月份開始,歐盟強制性輪胎標簽法規便在業內廣為傳播。如今四個月過去了,這一法規的影響正在不斷發酵。作為世界輪胎的制造大國,中國未來將面臨嚴峻的輪胎出口壓力。
歐盟輪胎標簽法規將從2012年11月1日起強制執行。該法規規定,在歐盟銷售的轎車胎、輕卡胎、卡車胎及公共汽車輪胎必須加貼標簽,標示輪胎的燃油效率、滾動噪聲和濕滑路面抓地力的等級,目標是到2020年歐洲能源消耗減少20%。
輪胎出口門檻提高
事實上,歐盟對于輪胎燃油效率和滾動阻力方面一直都有要求,并且按照等級分類。例如,2010年提出的指令中就有關于WVTA制度的要求,而WVTA制度主要針對環保性,需要更換輪胎部分原材料。
此次強制輪胎標簽制度規定,歐盟根據燃油消耗和濕滑路面抓地力,將輪胎分為A~G七個等級,A代表性能最高,G代表性能最差。另外,歐盟還對輪胎的噪音排放進行了分級。產品打算出口到歐盟的輪胎和汽車制造商要求必須遵守歐盟的新輪胎標簽法規。
公開資料顯示,道路交通造成18%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而輪胎則造成20%~30%的汽車油耗和大約24%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受歐盟此舉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醞釀或已經實施輪胎標簽法規。
資料顯示,在韓國,由于28%的輪胎產量銷往歐盟地區,因此韓國推出了自愿性的輪胎標簽制度,該制度從2012年11月起將成為強制性規定。在該標簽中,輪胎按滾動阻力和濕滑路面抓地力分為1~5的五個等級。
日本則從2010年起實行自愿輪胎標簽制度,主要標示輪胎的滾動阻力和濕滑路面抓地力等級。美國早在6年前就通過了包含輪胎標簽規定的法規,目前行業團體和監管機構正對該法規進行最后修改,最后極有可能根據輪胎的燃油效率、牽引性能和胎面磨耗對輪胎進行分級。巴西目前也正醞釀制定類似的輪胎標簽法規。
國內某汽配企業負責人對《中國聯合商報》表示,近幾年,歐盟針對輪胎、鋁輪轂和鋼輪轂等方面對中國企業實行的反傾銷、反調查案例層出不窮。此次強制輪胎標簽制度,盡管歐盟打起安全、環保的幌子,實際上是為中國汽車輪胎的出口設置了一道新的門檻。
佳通輪胎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對輪胎滾動阻力的要求是變相提高門檻。“為保護本土產品,歐盟可能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貿易保護。畢竟中國輪胎企業的生產成本較低,出口至歐盟總能遇到一些類似傾銷的爭議。這方面的事例也非常多。”
促中國輪胎提高競爭力
歐盟是我國出口輪胎的重要市場。2010年,僅江蘇一省出口歐盟的輪胎就占出口額的26.9%,列第一位。因此,歐盟強制性輪胎標簽法規的施行,將對我國對歐盟的輪胎出口造成一定影響。
朗盛高性能順丁橡膠市場和研發負責人ChristophH.Kalla表示,從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中國輪胎行業面臨著巨大挑戰,但這種形勢也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機會。朗盛認為,帶頭實施適當的政策和采用適當的技術,向全球消費者證明中國生產的輪胎在性能、質量和價值方面都是世界一流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輪胎標簽能夠顯著減少中國輪胎制造商在出口市場成功打響其產品品牌所需的時間和金錢。如果輪胎標簽顯示中國輪胎的質量優異,則外國消費者將更容易相信這一事實。
《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隨著歐盟強制性輪胎標簽制度的實施,國內轉產綠色輪胎的企業越來越多。ChristophH.Kalla稱,綠色輪胎可減少20%~30%的滾動阻力,從而降低5%~7%的燃油消耗。歐盟啟用強制性輪胎標簽后,綠色輪胎的全球市場份額將會增加15%。
在環保方面,米其林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如果全世界的車輛都使用綠色輪胎,每年可節省200億升燃油、減少5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綠色輪胎更耐用,有助于減少廢料,且可以多次翻新使用。在安全性能方面,綠色輪胎具有更出色的操縱穩定性、更短的制動距離以及更好的耐損壞性,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以歐盟輪胎標簽來說,當汽車以80千米/小時速度行駛時,B級輪胎的制動距離比A級輪胎遠3~4米,E級輪胎的制動距離比B級輪胎遠6米。
上述汽配企業人士負責人表示,歐盟強制輪胎標簽制度實施后,該企業嚴把生產流程關,力保輪胎生產的安全性及環保性。此外,該企業還積極拓展國外新興市場,特別是東盟、印度等和我國簽有自貿協定的國家,推行“多元化”戰略,以降低輪胎出口市場過于集中的風險。
上述人士還倡議,國家檢驗檢疫部門應加強對REACH法規、《輪胎標簽法規》的跟蹤,發揮信息及技術優勢,做好對輸歐輪胎企業的技術服務工作;相關標準制定的部門也應加快跟進歐盟《輪胎標簽法規》、REACH法規的實施進度,在輪胎技術領域建立并實施與國際法規接軌的新規范,以提高我國汽車輪胎安全性和國際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