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輪集團多管齊下積極應對美國“雙反”
8月14日,賽輪集團發(fā)布公告稱,美國“雙反”將影響該公司部分出口業(yè)務。為此,賽輪集團擬采取多項應對措施。
美國“雙反”進展情況
2014年7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正式對進口自中國的乘用車和輕卡輪胎發(fā)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7月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投票裁定中國對美乘用車及輕型卡車輪胎出口給美國相關產業(yè)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實質性損害威脅。
根據(jù)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網(wǎng)站公布的信息顯示,美國商務部將于2014年8月27日左右公布反補貼初裁結果,于2014年11月10日左右公布反傾銷初裁結果。根據(jù)美國“雙反”相關程序性規(guī)定結合目前的調查進度估算,美國商務部將于2015年6月4日左右公布反補貼和反傾銷的終裁結果,于2015年7月26日左右頒布反補貼和反傾銷令。
目前,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正在針對從中國進口的乘用車和輕卡輪胎對美國相關產業(yè)所造成的損害幅度進行調查。
“雙反”影響半鋼胎出口
由于美國是全球輪胎市場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市場,也是我國輪胎出口的主要國家或地區(qū)之一,因此美國“雙反”若通過且實施將會對我國輪胎行業(yè)中半鋼子午胎出口到美國的銷量等情況產生一定影響。
美國“雙反”事件是美國繼2009年的輪胎特保案后又一次針對中國輪胎企業(yè)的調查,與2009年的特保案有相似之處,其涉案輪胎產品與2009年的特保案基本相同(“特保”是對“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簡稱,“特保案”特指美國自2009年9月26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第一年為35%,第二年為30%,第三年為25%)。
在美國特保案背景下,2008年至2013年間,中國半鋼子午胎出口美國市場的數(shù)量雖然在2010年和2011年有所下降,但整體的出口數(shù)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并未因特保案而出現(xiàn)下滑。在2012年后,隨著美國特保案的結束,中國半鋼子午胎產品的出口量快速上升。
賽輪集團“多管齊下”應對“雙反”
首先,賽輪集團將整體調配境內外產能,出口美國的半鋼子午胎產品由海外工廠生產。
根據(jù)整體戰(zhàn)略規(guī)劃,該公司于2012年在越南投資設立賽輪(越南)有限公司,開始建設子午線輪胎制造生產線。其投資建設賽輪(越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規(guī)避歐美等地對中國產輪胎的貿易壁壘。
賽輪(越南)規(guī)劃產能為年產780萬條半鋼子午胎和1.5萬噸全鋼工程胎。由于此次美國“雙反”僅針對中國輪胎生產商,因此越南工廠不受此次美國“雙反”的影響。同時,根據(jù)2009年美國特保案情況判斷,美國“雙反”裁定較高稅率后,美國半鋼子午胎的市場價格會有所提升,預計會提升賽輪(越南)的盈利能力。
目前,賽輪集團擁有的半鋼子午胎產能為2550萬條/年,其中,賽輪(越南)的半鋼產能約為350萬條/年(預計年底將達到700萬條/年的產能),而該公司2013年銷往美國的半鋼子午胎為341.40萬條,2014年第一季度為131.39萬條。
因此,若美國“雙反”正式通過且實施,該公司可以通過境內外半鋼子午胎產能的整體調配,將出口到美國市場的訂單轉移至越南工廠生產,以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從而減少美國“雙反”的影響。
其次,借助國際專業(yè)營銷網(wǎng)絡,積極開拓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
在國際市場方面,該公司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營銷網(wǎng)絡,輪胎產品除銷往美國等北美地區(qū)外,還銷往歐洲、澳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qū)。
該公司2014年在海外收購了KRT公司和國馬公司,這兩家公司均為海外知名的輪胎經(jīng)銷商,其中KRT的銷售網(wǎng)絡主要在歐洲,國馬公司的銷售網(wǎng)絡主要面向加拿大、美國、南美、歐洲等國家和地區(qū)。賽輪將借助這些海外專業(yè)輪胎銷售渠道力量,以提高其半鋼產品在美國以外市場的銷售數(shù)量及市場競爭力。
第三、進一步鞏固和拓展賽輪國內銷售網(wǎng)絡,提高半鋼產品在國內的銷量。
中國近幾年的汽車產量銷已躍居世界首位,對輪胎的需求也會保持較高水平。同時,國內汽車市場原有格局將發(fā)生改變,乘用車配套輪胎被外資品牌壟斷的局面將逐漸被打破,自主品牌的地位越來越突出。該公司目前在全國各地的營銷隊伍均具備較強的市場開拓能力,能在各自的區(qū)域市場上獨立地完成區(qū)域市場技術推廣會等產品推廣活動。
最后,不斷提高技術研發(fā)能力,優(yōu)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盈利能力。
賽輪集團希望通過不斷提高技術研發(fā)能力,并借助各種資源,進一步優(yōu)化其在美國市場的產品結構,持續(xù)提升產品盈利能力,以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美國“雙反”稅率對其產品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